《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社会管理蓝皮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2014版-内

内容简介

书籍特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现代国家治理模式的三个重要特征是法治、自治和共治,即建立相应的“依法治国体系”、“民主治理体系”与“多元共治体系”。法治是治理的基本手段,自治是治理的运行模式,共治是治理结构的现代化。通过法治、自治、共治实现现代治理的“结果”——善治。  《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no.3》以“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围绕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内容,重点对治理方式与法治建设、治理模式与基层自治、治理结构与共治体系等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制度分析;以社会治理、政府治理、城市治理等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三大内容为导向,梳理了美国、欧洲、亚洲等先进城市的治理体系建设模式;从基层治理实践出发,总结了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国内11个城市(城区)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的实践经验。  在此基础上,本书作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是重塑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的基本判断,并从我国国家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以及超大国家与巨型社会等基本国情出发,分析当前我国“全能政府”管理体制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我国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是从法治、自治和共治三个维度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社区自治体制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等,推进社会治理的长效化。

作者简介

连玉明,男,著名城市专家、教授,工学博士,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领导决策信息》杂志社社长。同时担任奥运功能区发展规划首席规划师,北京奥运中心区环境建设总规划师,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首席战略顾问,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首席科学家,中共中央党校国情国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副主席,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朝阳区发展研究中心首席顾问,国际城市论坛基金会主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特邀理事、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理事、中国东盟协会理事、中国韩国友好协会理事、中国印度友好协会理事等。研究领域为城市学、决策学和社会学。  朱颖慧,女,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为您推荐

《感知创意:艺术设计的视觉性及社会性建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学术创新是从艺术设计的社会性与视觉性两个重要因素来进行汇集及论述,内容涉及艺术设计的视觉传达、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艺术设计教学等方面。视觉性是艺术设计课题研究的重要概念,其在现..

《人文社会科学通识文丛关于世界名曲的100个故事/人文社会科学通识文丛》内

内容简介音乐是很抽象的艺术,也是很简单很能震撼人心的魔咒,它如种子一般深深地埋进我们的心底。当我们不经意地竖起耳朵,细细聆听下去,总有某一种音乐的咒语,让我们深深地陶醉其间。 在每首名曲的背后,我们也总能发现一..

《艺术与社会译丛爵士乐如何思考:无限的即兴演奏艺术/(美)保罗.F.伯利纳》内

内容简介人们通常认为,爵士乐是一种即兴演奏的艺术。即便是两位素不相识的爵士乐手,只要一同登台,就能演奏出一连串和谐而美妙的音符。这些精彩绝伦的乐思,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乐手们是怎样学会即兴演奏的?在保罗·F.伯利纳看..

《乐歌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与社会转型》内容简介|作者

《话剧与上海市民社会》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稿是一部博士论文。作品重新审视了1907-1949年间上海话剧运动发展历程。重点研究的是话剧的起源与上海租界的关系,话剧的剧目与上海社会变迁,话剧与市民社会、话剧在上海的市场化运作以及话剧与社会时尚之间..

《城市一代: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与社会》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旨在深入分析,在20、21世纪之交孕育出中国城市一代电影的历史与社会语境.探讨其美学创新,及其与主流国产电影工业和国际电影市场之间矛盾而复杂的关系..

《返归未来-银幕上的历史与社会》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著名电影学者戴锦华、王炎围绕电影与社会、电影与历史、美国电影中的政治、反恐电影、胶片与数码、冷战间谍片、人工智能与科幻电影等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展开七次对谈。全书虽以电影为主要讨论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