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书籍特色
不在地主为地主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世纪初期以后,在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传统惯习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下,不在地主阶层的规模迅速扩大,在乡村社会变迁中的作用日益彰显。《离乡不离土:二十世纪前期华北不在地主与乡村变迁》以“满铁”调查所及的华北村落为范围,全景式地考察了不在地主阶层的构成及其与乡村社会变迁,特别是乡村经济变迁、乡村权力异动和城乡关系变动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这一阶层的历史命运,试图发现二十世纪前期社会变迁的规律及其特征,从而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尤其是乡村社会变迁的规律及其特征。
作者简介
安宝 男,1981年生,辽宁省大连市人。20年于南开大学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教师。博士学习期间曾申请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项目留学日本,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史。曾在《史学月刊》、《历史教学》、《天津社会科学》、《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为您推荐
内容简介本书以江苏省吴地(苏州、常熟)的民间琴社——“今虞琴社”、“吴门琴社”为具体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直至2002年古琴成功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止。结合整个宏观的历史政治、经济、文..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从中国乡村电影的历史变迁、叙事模式、人物谱系和文化意蕴四个角度展开系统研究。中国乡村电影创作在萌芽时期即出现了伦理乡村、社会乡村、双面乡..
内容简介柳琴戏——脱胎于清代中叶出现的拉魂腔,20世纪50年代具有了官方文化体系下的“剧种”身份认同,今天已成长为活跃在鲁南、苏北交界区域并在全国颇具影响的地方性大剧种。本文借用“拉魂腔”名称中特有的时代性因..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现实"之重与"观念"之轻: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叙事》主要围绕对90年代以来乡村叙事“新变”的认识,侧重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家心理及..
内容简介萧军的《八月的乡村》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作品卷中的一部。《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
内容简介 一位在南方山村长大的70后,当他用稚嫩的眼开始看世界的时候,他不知道他在目睹中国乡村一百年来*巨大的变化: 知青回城、人民公社的解体、高考恢复、传统民俗的回归、琼瑶小说邓丽君歌曲流入山乡、南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