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作为天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1917年11月7日,马克斯?韦伯在德国的慕尼黑大学向年青学子们做了《科学作为天职》的有名演讲,这篇演讲对科学工作及其与信仰和职业伦理的关系做了深刻而又有现实感的界定和剖析,影响了几代人,也成了韦伯常销不衰的代表作。为了纪念一百年前的这篇演讲,韦伯研究者李猛以“我们时代的命运” 为核心关切,编选了这本与韦伯对话的文集:不仅全新精译了演讲全文,收录了六篇韦伯同时代人对此篇演讲的批评与回应;还组织靠前学人如渠敬东、应星和田耕等为文诠释韦伯当年的思考,直面当下中国日益严峻的学术体制化与专业化困局,借助经典的力

书籍特色

1917年,韦伯在德国的慕尼黑大学向年青学子们做了《以学术为业》(本书译为更准确的《科学作为天职》)和《以政治为业》的著名演讲,这两篇演讲对学术与政治及其与信仰和职业的关系做了非常深刻而又有现实感的界定和剖析,影响了几代人,也成了韦伯畅销不衰的代表作。三联书店自1998年起即将两书合为一册出版,由冯克利翻译,名为《学术与政治》,列入“学术前沿”丛书。此书自出版迄今,每年重印一到两次,总印量应该在20万以上。  2017年11月7日,是其中的一篇演讲《科学作为天职》发表100周年纪念,德国著名的韦伯专家、韦伯全集总编辑施鲁赫特曾于6月到访北大文研院,专门做了百年纪念的演讲,可见这篇演讲长盛不衰的国际影响力。11月7日,韦伯研究者、本书编者李猛应北大社会学系邀请,做了“科学作为天职”的同名演讲,以纪念一百年前这场著名的影响深远的讲座。  本书即由国内新一代韦伯研究的领军人物李猛发起编辑,以作为中国学者对韦伯一百年前所提问题的当下回应,所以书的副题是“韦伯与我们时代的命运”。“我们时代的命运”是韦伯的语言,也是一百年前韦伯的核心思想关切。  全书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由李康翻译、李猛精心校订的《科学作为天职》的演讲全文;二是“韦伯与他的时代”,收录了6篇韦伯同时代人对此篇演讲的回应或批评,作者都是20世纪初德国学术界思想界的名家,如李凯尔特、舍勒、卡尔·洛维特、库尔提乌斯等;三是“韦伯与我们的时代”,收录了国内韦伯研究的四位中青年学者对韦伯问题的回应文章,这些文章都是为这本书专门写就,渠敬东和应星分析了当下中国的大学、学术体制和青年学者的状况,深度回应韦伯百年前提出的深刻问题;李猛和田耕则侧重于韦伯问题的时代语境和思想脉络,一一回应韦伯同时代人的挑战,同时直面中国当下的教育和学术问题,力图在韦伯问题的激发下思考中国问题的解决之道。  本书是地地道道的原创作品,从当下中国非常重要又棘手的问题——大学、教育、学术研究——出发,借助经典的力量来审视自己的现实处境,为学术研究寻找信仰和职业的基础。本书用同样的问题串起了一百年前和一百年后、西方(德国、美国)和中国,它会带给深陷学术体制化和专业化后倍感茫然和无聊的新一代科学和学术工作者深刻的共鸣和思考。  三联同类书关联: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修订译本)  [德]马克斯·韦伯 著 甘阳 编选  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即出)  [德]马克斯·韦伯 著 李强 译  科学作为天职:韦伯与我们时代的命运  [德]马克斯·韦伯 著 李猛 编  理性化与普遍历史:韦伯文集 (即出)  [德]马克斯·韦伯 著 李猛 编  韦伯的晚期社会学(即出)  [德]施鲁赫特 著 迟帅 译

作者简介

  李猛,1971年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2赴美留学,获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博士。2009年起任教北京大学哲学系。着有《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三联书店,2015)。

为您推荐

《谢米尔的小潜水艇》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好的幻想小说都是成长小说,它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日本大幻想文学..

《高考英语高分作文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这是一套对英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文章书法练习的字帖,根据习字者的书法水平和英语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习字者快速提高书..

《魏晋唐小楷-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

《王福庵印谱-全3册》内容简介|作者

《硬笔楷书入门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广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书写汉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规范书写习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写一手好的..

《李文采临王羲之圣教序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 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 胜于自运”, “逸少真迹, 咸萃其中”。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 此碑是后人..

《李文采临李邕李思训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著名碑帖 (自殷商至近代) 影印出版, 纵贯中国书法史, 更加精当合理, 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 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首选法帖。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 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