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书籍特色
本书系徐通锵先生20世纪90年代末语言学理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作者以“语言世界观”为哲学基础,力图摆脱“印欧语的眼光”,初步提炼出“结构关联”的理论模型。进而,通过语言与文字、历时与共时、例外与规则、理论与应用的有机互动,以“中西对比”的方法,从音韵、构辞、句法三个角度系统揭示出汉语特有的“1个字1个音节1个概念”的深层机制。汉语研究的传统重实际语言材料的整理与研究,很少进行理论的探讨,而本书以汉语研究为基础吸收西方语言学的立论精神,阐释汉语的结构规律和演变规律,为汉语的语言理论研究开拓一条新的途径。本书语言严谨,专业性强,对于语言学的研究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作者简介
徐通锵,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评议委员。徐通锵教授是我国最有建树的理论语言学家之一。
为您推荐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篆刻是以古代印章及其用印遗迹为传统,以篆法(书法、字法)、刀法、章法、边款为主要表现,以及对由此产生的篆刻技法、篆刻作品、篆刻理论、篆刻史、印人..
内容简介 岱庙碑刻就其书体而言,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佳作迭出。以书法价值论,秦汉时期的碑刻书体均为该时代的代表作,如《秦泰山刻石》《汉衡方碑》《汉张迁碑》等名碑,体现了书法演变的历史,有着较高的美学观..
内容简介 《印学研究·第13辑:千甓亭同范古砖新录》系对《千甓亭古砖图释》中收录古砖今见同范者所作专门稽考。考证重点为出土情况、古砖断代、砖文释读、真伪考辨、相关史实、书体特色等。由吕金成、胡斐共同完成..
内容简介孔子见老子和孔子以七岁的项橐为师是两个大家熟知的故事,在文献中流传不绝,也留存在汉墓的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上。本书旨在结合文献与图像,通过分析七十余幅孔子见老子画像,一窥汉儒和地方官员的内心世界。下编..
内容简介本书列入2018年度浙江省后期资助项目。浙江自古为文化之邦,尤其唐宋以后,更是人才辈出、学派林立,文学、艺术十分繁荣。在这些文人墨客之中,以书法艺术驰誉者更是不乏其数。“三沈”便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人物。所..
内容简介在国际能源危机越演越烈,我国政府决定把新能源产业提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社会公众强烈呼唤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作为赣西区域中心城市和传统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