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学词典学研究》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现代汉语研究的重点一直是语法,而词汇研究长期以来很少人过问,一直是个薄弱点。似乎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才有个别汉语词汇学的著作问世,不过大都是参照苏联或西方国家的词汇学或词义学著作的理论和体系,加上汉语的一些例子写成的。当然一开始这么做,也很难厚非,因为借鉴总是一个过程,要完全中国化,直到建立自己的理论、方法和体系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同一时期,汉语辞书编纂蓬勃开展,当然质量有好有差,但是数量不少,各种辞书出版了几百部,语文辞书,也不下百部。这就为汉语词汇学研究提供了素材,同时也提出了要求,要求语言学家及时针对汉语特点提出划分词和语,确立各类固定短语的小类和相关的特征,研究汉语词语的语义,解决释义的方式等等跟辞书编纂密切相关的问题。但遗憾的是,国外的理论往往离汉语的实际太远,解决不了汉语的不少实际问题。词汇研究的对象首先是“词”,可是什么是汉语中的“词”就是个老大难问题,到现在也不敢说已经解决了。正因为国外的理论离汉语词汇的实际比较远,因此,词汇学对词典编纂的帮助不大。1979年我带了《词典学概论》的初稿到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地的词典编写组去征求意见,事先没有想到的是各个词典编写组都反对插入词汇学这一章,认为词汇学对词典编写毫无用处。词汇学研究词汇,不一定直接跟词典编纂有关,但是应该说至少跟词典编纂间接有关,或者说词汇学的研究成果对词典编纂有指导意义,而词典编纂更应该充分吸取词汇学的研究成果,而认为词汇学研究跟词典编纂无关的看法恐怕有点偏激,尽管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恐怕是和以往的词汇学研究脱离汉语实际分不开的。周荐同志长期从事现代汉语词汇学研究,他的特点是选题都是从汉语的实际问题出发的,而不是从国外现成的词汇学理论和体系出发的,例如词和语的区分,各类固定短语的分类和定义,这些都是词汇研究和词典编纂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他的研究路子也不是满足于根据国外的理论和体系补充汉语的例子,而是从汉语的实际语料出发,进行分析、统计,给出可供别人参考和验证的数据,这是非常可贵的。他的结论不一定人人同意,但是他提供的数据对任何一个研究汉语词汇或从事词典编纂的人却都有参考价值。
  现代汉语,特别是书面语,实际上是一种现代汉语口语、书面语、方言、文言以及欧化成分的混合系统,如果不加区别,混而统之,很难找出什么规律来,而即使找出一些规律来也无法普遍适用,因为本来就是一种大杂烩。周荐同志注意到了这一点,区分了雅俗两种不同的语体,文言、书面语都是雅体,口语、俗语当然都是俗体。也许可以分得再细一些,但是比起多数人混而统之,不加区分就明显进了一大步。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认识问题的复杂性,我想,该是走向解决问题的**步。第二步呢,就是要占有材料。说句笑话,咱们现在都是拿着小本钱做大买卖,尽管议论纷纭,引证的事例左右离不了大路边儿上的那些个。而议论之所以纷纭,恐怕也正是由于本钱有限。必得占有材料,才能在具体问题上多做具体分析。”(《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4,271页)我非常赞成周荐同志肯下苦功的治学态度:根据现实生活中的需要,从原始语料着手分析研究,逐项分类,并进行统计,给出数据。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完全符合中国语言学严谨务实的传统,尽管一时还没有形成一种完全中国化的词汇学理论、方法和体系,但是已有的成果由于是建立在具体的材料的基础上的,因而对大家都有启发和参考价值,也为建立真正中国的词汇学理论、方法和体系打下了一个基础。

书籍特色

作者简介

为您推荐

《谢米尔的小潜水艇》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好的幻想小说都是成长小说,它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日本大幻想文学..

《高考英语高分作文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这是一套对英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文章书法练习的字帖,根据习字者的书法水平和英语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习字者快速提高书..

《魏晋唐小楷-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

《王福庵印谱-全3册》内容简介|作者

《硬笔楷书入门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广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书写汉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规范书写习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写一手好的..

《李文采临王羲之圣教序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 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 胜于自运”, “逸少真迹, 咸萃其中”。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 此碑是后人..

《李文采临李邕李思训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著名碑帖 (自殷商至近代) 影印出版, 纵贯中国书法史, 更加精当合理, 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 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首选法帖。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 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