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辞源的编纂开始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15年以甲乙丙丁戊五种版式出版。1931年出版辞源续编,1939年出版辞源合订本。1949年出版辞源简编。辞源以旧有的字书、韵书、类书为基础,吸收了现代词书的特点;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结合书证,重在溯源。这是我国现代**部较大规模的语文词书。全国解放后,读者迫切需要一部思想性、科学性统一的,内容充实的古汉语词典,用来解决阅读古籍时关于语词典故和有关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识性疑难问题。为此,1958年开始修订工作,根据与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分工的原则,将辞源修订为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修订稿**册于1964年出版。
1976年,由国家统一规划,广东、广西、河南、湖南四省(区)协作担任辞源的修订工作。四省(区)分别成立专门机构,以修订稿**册和未出版的其它各分册初稿或数据为基础,和商务印书馆编辑部共同编辑、审定。
这次修订,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方针;根据本书的性质、任务,删去旧辞源中的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的词语;收词一般止于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增补一些比较常见的词目,并删去少数不成词或过于冷僻的词目。单字下注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并加注广韵的反切,标出声纽。广韵不收的字,采用集韵或其它韵书、字书的反切。释义力求简明确切,并注意语词的来源和语词在使用过程中的发展演变。对书证文字都作了复核,并标明作者、篇目和卷次。为了给专业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资料,在有关词目之末略举参阅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