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不同地层发掘出的化石进行介绍,引出了科学家研究古生物的方法,解开了生物演化的秘密,让读者了解到环境变迁对生物的重大影响。作者简介:
殷鸿福,1935年生,浙江舟山人。1961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层古生物学专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他创导地球生物学新方向,并使国际地质学热点——古、中生代界线的全球层型得以设在中国浙江长兴,为国际领先水平。发表论文240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周修高,1940年生,四川安岳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专业。其后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及其前身北京地质学院从事生物学、微体古生物学及古脊椎动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专着一部, 并晋升为教授。他在教学和科研之余,还注意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并从事一些科普工作。目 录:
总序第一部分
一、记录生物史的特殊“文字”——化石
二、5.4亿年前的生物界
三、地质历史时期的一年有多少天
四、海豆芽与石燕
五、非常有趣的头足动物化石
六、寒武纪海洋里最繁盛的动物——三叶虫
七、海星与海百合
八、奇异的笔石
九、3亿年之前的鱼类
十、最早登陆的脊椎动物
十一、龙、龙骨、恐龙和恐龙蛋
十二、鸟类的起源与早期进化之谜
十三、大熊猫的故事
十四、马的进化
十五、从猿进化到人
十六、最早的陆生植物是怎样的
十七、2.5亿年之前的蕨类植物
十八、孢子、种子与果实
十九、最原始的种子植物
二十、活化石——银杏
二十一、开花结果的被子植物
第二部分 生命演化的规律
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步性演化
二、与地球演化同步的协同演化
三、突变与渐变相互交替的间断平衡式演化
第三部分 生命演化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一、生物门类演化的几种模式
二、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怎样避免特化——警惕物质文明对人种演化的影响
四、关于人类演化方向的讨论
五、争取人类演化的光明未来
《生物演化与人类未来》扫描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