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个人主义在中国的崛起:社会网络、自我传播网络与孤独》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傅正科、严梦思着的《网络化个人主义在中国的崛起--社会网络自我传播网络与孤独感》尝试以社会网络、自我传播网络与孤独感之间的互动为基点,建构一个综合分析框架。首先,描述分析网络化个体自我传播网络使用行为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其次,分析人们通过自我传播网络的使用,可能如何影响社会资本的流动、转化,如何使情绪得以管理、调整,进而对情境孤独、情绪性孤独产生影响;再次,结合结构变量与媒介使用动机,分析媒介素养的影响。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 传播如何建立亲密联系:传播与孤独研究综述

第一节 媒介即中介

第二节 空间媒介如何重构我们的社会交往格局

第三节 大众媒介建构的共同体如何重构我们对关系的想象

第四节 新媒体:群体性孤独还是超越孤独?

第五节 移动、社交、互联网络:维系单身社会中孤独的个体

第二章 研究背景、架构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网络化个人主义、社会联系与孤独感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分析架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社会网络对五种孤独的影响

第一节 社会资本,抑制孤独感的社会原因

第二节 社会网络如何为抑制孤独感提供资源

第三节 孤独感是多维度的

第四节 从生态系统分析多维孤独感的成因

第五节 社会网络与五种孤独的回归分析

第六节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社会网络对自我传播网络的影响

第一节 传播网络作为底层的交往中介

第二节 媒介可供性:自我传播网络如何发挥作用

第三节 社会网络对自我传播网络影响的回归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自我传播网络对五种孤独的影响

第一节 自我传播网络:多媒介渠道建构的传播网络

第二节 中介化社会网络:我们将哪些人安置在哪些媒体中

第三节 自我传播网络与五种孤独的回归分析

第四节 传播网络所中介的社会网络与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第五节 自我传播网络聚类分析与群组比较

第六节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社会网络、自我传播网络与五种孤独

第一节 社会网络与孤独感:自我传播网络的中介作用

第二节 社会网络、自我传播网络与五种孤独的中介效果检验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认知的调节作用:通天塔或巴别塔只是一念之隔

第一节 关系作为一种认知投射的游戏

第二节 媒介延伸了脆弱的自我

第三节 四种孤独、四种脆弱、四种媒介使用的表征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研究的总结、局限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发现

第二节 本研究的局限

第三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关于移动互联媒体使用与社会关系情况的调查问卷

二 交叉滞后分析:自我传播网络与UCLA

三 深度访谈记录与整理(摘选)

后记致谢

为您推荐

《人情事理说影视-21世纪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研究》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人情事理说影视--21世纪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研究》由王昕所著,本书收录了我自求学至今所公开发表的大部分关于影视艺术方面的学术论文。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事理说影视传播”,收录的主要是关于影视文化传播现..

《城市影像的表达机制与传播语境》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以“城市影像与城市传播”为主题,探讨在优选化与反优选化的双重语境下,在跨文化传播的时代格局下,地域特征及城市文化的影像化书写,以求梳理城市与电影之间的互动关系,让电影解读城市,让城市融入电影,使得电影创..

《影像背后-网络语境下的视觉传播》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影像背后(网络语境下的视觉传播)》由周勇著,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试图透过网络热点舆论中的影像传播,探寻其背后的传播动因、规律及其对当下社会舆论的建..

《影视文化传播》内容简介|作者

《媒介演化和艺术传播》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共分为六章, 其主要内容包括: 艺术信息的传达与传输 ; 艺术传达媒介的演化 ; 艺术传输媒介的演化 ; 艺术传播中的媒介材质 ; 艺术信息与传播媒介 ; 艺术传播的智能媒介。 书籍特色..

《影视剧形象传播论》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影视剧形象传播论》是一部系统介绍影视剧形象传播属性特征和价值意义的著作,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影视剧形象传播本体论,揭示影视剧形象传播的本体特征和基本属性问题,从影视剧形象的具象性、想象性和符号..

《当代电视艺术的视觉性思维-影视与传播丛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从文化研究的视觉中心转向入手,分析电视艺术作为当下很主要的视觉文化内容的审美特征,在建立电视艺术的合法性特征和审美体系的基础上,分析电视艺术的视觉审美方式、电视艺术生产背后的视觉消费动力、电视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