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当前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实现14亿人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必要物质基础。按照既有的变化趋势,几乎没有人可以否认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发展长期停滞的新常态下,中国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增长动能。中国的人口转变和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新特点,给经济增长带来诸多风险与挑战。因此,理解新发展格局,认清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找到经济增长点才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抓住发展机遇,助力实现新发展目标。经济学家蔡昉将经济理论、靠前经验与中国现实结合在一起,从改革、创新、投资和区域发展等多个维度,立足当下国情,解析经济增长的热点、难点,提出新发展阶段增长问题的解决思路。读懂中国经济,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对企业和个人的未来的发展很好重要,即便你决定不了这些条件,也要知道它们是什么。这或许就是你 赢 的机会。作者简介: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十四五 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宣传文化系统 四个一批 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经济改革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 三农 问题的理论和政策等。 着有《读懂中国经济》《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四十不惑: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验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等,主编《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历程与理论探索》《中国智慧》等,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数百篇。获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孙治方经济科学奖、中华人口奖等。目 录:
引言部分解读 十四五 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章迈进新发展阶段
从历史比较看经济发展成就
摆脱贫困:成色十足的全面小康
14亿人口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中国新发展阶段对世界的意义
现代化过程中的若干特殊挑战
四新 是一个整体
第二章确立新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是基础和关键
进入高收入行列与达到中等发达
成为世界大经济体
实现中长期目标的底气
第三章贯彻新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的激励与助动力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协调发展
30 60 承诺与挑战
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
统筹发展与安全
第四章构建新发展格局
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畅通国内统一市场
挖掘和拓展比较优势
三套车 扬鞭奋蹄
第二部分变化的国内国际发展环境
第五章世界经济:长期停滞和全球化逆流
金融危机以来的世界经济
长期停滞: 日本病 与 日本化
全球化:终结还是逆流
新冠大流行后各国的内顾倾向
全球供应链如何遭到扭曲
第六章人口转折点与发展阶段变化
老龄化:一般规律和中国独特性
保持人口均衡发展的必要性
一个过程,两个引爆点
新常态缘于供给侧变化
新发展阶段谨防需求侧冲击
第七章不进则退:发展的关键与关口
新征程上应有的忧患意识
是 中等收入陷阱 ,还是 门槛效应
发展中的问题和 成长中的烦恼
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特征化事实
跨越关口的三个必要 变革
第三部分应对增长挑战,抓住发展机遇
第八章如何提高潜在增长率
传统增长动能的式微
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
资源配置的僵化与退化
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
第九章如何实现潜在增长率
投资需求、储蓄和资本形成
投资中国 与 中国投资
中国制造 到 中国消费
打破抑制消费的老龄化效应
第十章善用均衡与不均衡的辩证法
重读和重解 胡焕庸线
创新打造东北版雁阵模式
如何处理好聚集效应与合理规模的关系
沿海地区发展的 虎头豹尾 效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学逻辑
第十一章用好用足改革这个关键一招
寻求市场和政府结合点
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地位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报酬递增的改革
红利丰厚的关键改革领域
第四部分创新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第十二章决策的人民中心和发展导向
稳中求进 导航中国经济
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哲学
充实和创新政策工具箱
如何把就业置于宏观政策层面
公平与效率统一的产业政策
第十三章以社会政策支撑生产率提高
优胜劣汰中的 创造 与 破坏
政策托底与生产率提高
数字经济必须具有分享性
着手建立中国特色福利国家
第十四章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定义中等收入群体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缩小收入差距: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基本公共服务:缩小差距与扩大供给
中等收入群体 倍增计划
第十五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与人口老龄化共舞
阻断老龄化的 递减 曲线
赢得老年人口红利
贯穿全生命周期的 积极应对
从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