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问题》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1920年伯特兰 罗素应梁启超之邀来华讲学,这是当时中国知识界的盛事。然而,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胡适对罗素的来访却态度冷淡,且曾一度对罗素的学术观点持质疑态度。

罗素在中国讲学近十个月后,出版了对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系统论述 《中国问题》。美国哲学家约翰 杜威曾撰文称赞该书为 最近写就的将西方读者与远东问题联系起来的众多图书中*富有启发意义的一本 。

在罗素的《中国问题》中,不仅有关当时中国社会之种种弊端的议论,而且有关对中国未来发展之种种可能的展望,这些都可以启发我们解决当下面临的种种问题;罗素研究中国的方法亦可为我们的西方研究提供启发,让我们思考如何在西方找到更多具有同理心和理解力的对话者,如何通过我们的努力,在国际舞台上更加有效地论证自己的主张,在国际交往中更加广泛地传递自己的善意。

作者简介:

伯特兰 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 1970)是英国着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罗素博闻强识,其外祖父曾任英国首相,自然而然,罗素对中国的见识看法要比西方人甚至中国普通读者更为细腻深刻。1920年,罗素应梁启超之邀来北京讲学一年,与胡适等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在学术上发生精彩的碰撞,随后出版了《中国问题》一书。罗素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他代表作品有 《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社会重建原则》等。

译者:田瑞雪,1984 年生,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学士。一级翻译(CATTI 英语一级笔译)。职业翻译。每日笔耕不辍,时时警勉,定心神,戒虚荣,痴心不改。本业之余,闭户读书,洗心涤虑,低头独长欢。

目 录:

序一 罗素的 中国问题 ,中国之 罗素问题 (童世骏)

序二 中国人的确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储殷)

第一章 种种疑问

第二章 19世纪前的中国

第三章 中国和西方列强

第四章 现代中国

第五章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

第六章 现代日本

第七章 1914年前的中国和日本

第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国和日本

第九章 华盛顿会议

第十章 远东当前各种势力及趋向

第十一章 中西文明对比

第十二章 中国人的品格

第十三章 中国的高等教育

第十四章 中国的工业

第十五章 中国前景展望

附录

译后记

为您推荐

《谢米尔的小潜水艇》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好的幻想小说都是成长小说,它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日本大幻想文学..

《高考英语高分作文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这是一套对英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文章书法练习的字帖,根据习字者的书法水平和英语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习字者快速提高书..

《魏晋唐小楷-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

《王福庵印谱-全3册》内容简介|作者

《硬笔楷书入门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广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书写汉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规范书写习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写一手好的..

《李文采临王羲之圣教序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 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 胜于自运”, “逸少真迹, 咸萃其中”。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 此碑是后人..

《李文采临李邕李思训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著名碑帖 (自殷商至近代) 影印出版, 纵贯中国书法史, 更加精当合理, 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 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首选法帖。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 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