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11年,武昌起义,事起仓促,仿佛只一夜之间,一个硕大无比的王朝就轰然坍塌。其实,这是自1840年起,清王朝对中国面临现代性转型懵然无知,对现代性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制度系统懵然无知,因此应对失据、步步被动,各种问题和矛盾越积越多、越来越尖锐的总爆发。 本书从多个视角全景描绘了晚清自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这*后几十年的历史画卷,围绕这一时段的史事、人物、社会等方面展解读,*终梳理出了清王朝覆灭的内在逻辑在于传统 天下观 与现代国家观、技术步与制度落后、改良与革命这三对矛盾的长期撕扯与断裂,这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屡屡陷困局的关键所在。作者简介:
雷颐,历史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等。着有《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孤寂百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历史:何以至此》《逃向苍天:年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沉浮》《中国切片,1901》《历史的裂缝》《历史的退》等,译有《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等。目 录:
前言第一章 天下 的破灭
一、华夏中心的 天下观
二、关键信息白白浪费
三、 中国粉碎论 与 英夷膝盖不能弯曲论
四、中国不 中
五、体制的屈从
六、 礼仪 的屈从
第二章 洋务:在 器物 的背后
一、 师夷长技 的艰难曲折
二、洋枪洋炮从 边缘 突破
三、晚清政治格局变化与洋务运动
四、器物的 性质
五、 特殊性知识 与 普适性知识 的激辩
六、从 西学 到 通艺
第三章 制度困境
一、经济的结构性矛盾
二、甲午战争与现代国家建构
三、制度变革的尝试与挫败
第四章 国家观念:从伦理到契约
一、两种国家观念
二、 通上下
三、权利观念的引入
四、 立个人
第五章 崩溃
一、庚子遗产
二、被动的 新政 与 立宪
三、改革与革命
四、立宪派 革命化
五、清王朝最后时刻
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