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国文传媒联合中国商界高端人脉社交*平台正和岛、《海底捞你学不会》出版策划人边杰,重磅推出中国民间智库*人王志纲的巨着《大国大民 王志纲话说中国人》。

这是王志纲20多年来多次行走中国大江南北,深度参与多个省、多个城市的发展规划,结合其渊博的历史、人文沉淀而成的巨着。

本书收录了王志纲2019-2020年发表在正和岛微信号上的14篇论述中国地域、人文、历史及现状的系列文章,包括武汉、陕西、广东、山东、浙江、安徽、浙江等省市地区,见解独到,内容新颖,大气磅礴。

本书内容力透纸背,是时隔85年、继林语堂《吾国与吾民》之后,又一部写透中国人国民性格的力作。

作者简介:

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有多厉害?

10多年新华社记者经历后转型做咨询,他被称为 首富制造者 、 中国民间智库第一人 ,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与无数达官显贵、豪商巨贾打过交道。二十多年时间里,他为上千家企业和上百个城市提供战略策划,是中国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见证人和深度参与者。同时王志纲着作等身,先后出版了20多本着作。

大江东去,风流变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王志纲老树新芽,宝刀不老,又成了 爆文制造者 。从2019年至今,王志纲在正和岛公众号发表的包括《邓公的遗产》、 王志纲话说中国人 等系列文章,篇篇10万 ,有的文章阅读量高达数百万。

目 录:

我是怎么读中国的 01

一碗老汤话陕西/ 001

提到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变革,离不开周、秦;而追溯中国历

史的强盛年代,则必称汉、唐。如果说周、秦、汉、唐四大帝国组成了

中华文明的上半场,陕西则是上半场毋庸置疑的主舞台。

周礼、秦制、汉习、唐风 003

陕西的三副面孔 012

文化大省 018

推陈出新话三秦 020

发现山西/ 027

四十年看深圳,一百年看上海,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

五千年看山西,看的不是帝王将相,也不是亭台楼阁,而是文明的

生发。小则来看,山西是民族融合的熔炉;中则来看,山西是中国

人文的重要孵化器;大则来看,伴随中国的快速崛起,西方世界急

需重新认识中国。认识中国的最好途径,就是发现山西。

落魄山西 029

山西印象 030

人文滥觞,山河激荡 032

晋商兴衰 040

黑金的盛宴 043

山西向何处去? 046

山西,不要着急 052

山东到底错过了什么?/ 055

山东之 魂 在于认大哥,这种大哥文化,对上体现为忠君爱

国,对中体现为孝顺父母,对下体现为兄弟义气。 孔孟之道 和 水

浒遗风 是大哥文化的一体两面,不管是忠孝义气,还是传统保守,

都是认大哥情怀的不同表现。

山东是块金字招牌 057

齐风、鲁韵、曙光胶东 059

山东之魂 认大哥 067

山东之弊在不作为 074

山东要向深圳学什么? 076

什么是河南?/ 081

河南是个难写又不得不写的话题,河南人也是一群不好说但

又举足轻重的人。河南的辉煌标志着中国的盛世,河南的问题也

是民族性的深刻体现与浓缩。河南是中国的胎记。想读懂中国,

绕不开河南。

毛尖、烩面、胡辣汤 083

天下之中 085

治乱中原 088

河南人,中不中? 095

河南,向何处去? 102

寂寞安徽/ 105

居国之中的安徽,既是地理分野地,又是文化大熔炉。风云于

此际会,人文于此闪耀,商业于此兴旺,革命于此燃烧,改革于此开

启,创新于此融汇。问题是,如此精彩的安徽,为什么越走越寂寞,

越走越透明?

三个中国 107

忆 江南 109

怀故人 111

风流皖南 113

刚健皖北 119

模糊皖中 122

皖人治国,何以治皖? 126

走出寂寞 131

上帝为什么钟爱浙江?/ 133

在中国三十四个省市区中,很难找到第二个地区能像浙江一

样有如此多的正面评价,仿佛上帝都对其钟爱有加一般。多年来

我几乎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对浙江下了很大功夫来研究。解

读浙江的密码,就隐藏在这种 钟爱 之中。

浙江从何处来? 135

三个浙江、五个浙江 138

文脉与商脉 150

一碗沃面看浙江 153

江西的格局/ 157

把时间尺度拉长到一百年、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来看,江西

崛起与衰落的核心原因只有一条 格局之变。所谓 格局 ,即

位格 与 时局 , 局 的变迁深刻影响着 格 的兴衰。受 时局

青睐者,往往能大放异彩;一旦与 时局 错位,只能落得边缘化的

下场。解读江西的未来,也应从 格局 两字入手。

东、西之别,格、局之辨 159

吴头楚尾,粤户闽庭 161

豫章故郡,客家摇篮 162

江西风华,东南枢纽 165

旧时代的残党 168

新时代的船票 172

百年风流话湖南/ 183

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句话用在湖南身上表现得不

太灵光。在同一条湘江的化育之下,湖南人在古代和近代的表现

可谓是天差地别。在悠长的古代,湖南如漫漫长夜,偶尔才惊现星

光点点;而到了近代,湖南却引领百年风流,不仅有璀璨群星辉映

天际,更有红太阳喷薄而出。古今对比,差异显着,莫非 一方水土

果真有所谓的 气数 之说?

潇湘遗响 185

百年风流 187

三湘四水 198

路在何方? 204

湖北 中国的丹田/ 211

无论地缘还是文化,湖北都堪称中国的丹田:上下求索,左右

勾连,纵向来看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横向来看则有大流通带来的大

视野,内能化育精气,外能吐纳天地。一口丹田气,万里湖北魂。

不服周的楚人 213

湖北是个好地方 217

天下荆襄,江湖武汉 220

大舞台与小市井 228

惟楚有才 230

极目楚天舒 235

阴阳巴蜀/ 237

成都与重庆,一阴一阳、一柔一刚、一静一动,互相攻讦,却又

始终山水相连、水乳交融,最终形成了这幅造化天成的巴蜀太极

图。阴阳相济,造化万物,巴蜀双城记的未来也在于此。

巴蜀双城记 239

烟火成都 240

典型中国 244

江湖重庆 250

重整河山 257

火锅话巴蜀 260

巴蜀道源 262

日鼓鼓的贵州/ 265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三十

年间,天翻地覆,王车易位,贵州之变何尝不是中国的缩影?英雄

与时势的辩证法充满了永恒的魅力,贵州这块 豆豉粑 孕育了一

大批国际级的人才,这批人才又赋予了这片土地更深刻的内涵。

一省如此,一国亦如此:最核心的竞争力永远是人。

日鼓鼓的贵州人 267

神秘的豆豉粑 272

因路而生的贵州 276

夜郎自大?黔行天下? 281

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285

东北往事/ 289

从文化角度而言,东北可以说是大中华版图上最年轻的区域,

是 开化 最晚之地。如果说中原大地如同规行矩步、仪态龙钟的

老人,东北则是一个接触社会不久的愣头青。它敢作敢为、敢爱敢

恨、不受约束、率性而为,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它的可爱、可恨、可

叹、可敬,都表现在这烟火气中。

东北的快乐与忧伤 291

东北人的 三碗面 295

奇迹的缔造者 301

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310

东北,向何处去? 314

潮汕,向何处去?/ 319

作为中国地域文化的代表,潮汕人的鲜明特质却远远超出了

地域的界限:他们头脑灵活,精明强干,却又常常是商业秩序的 破

壁人 ;他们宗族意识强烈,抱团取暖,却又有着浓厚的帮派文化;

他们文化底蕴深厚,诗书传家,却又偏偏极信算命风水;他们在外

团结,出门便是 胶己人 ,可在内却是机关算尽;潮商作为中国一

大商帮誉满全球,潮汕当地却是长期发展停滞

河口文化、江口文化、海口文化 321

潮不是汕,汕不是潮 324

汕头,经济特区之殇 330

潮汕,向何处去? 334

前世今生大湾区/ 337

两千年帆影不绝,一百年风起云涌,四十年天地翻覆。一部浓

缩了整个时代风云际会的大湾区生成史背后,是古老国度的艰难

突围与新生

从上甘岭到大湾区 339

大湾区的前世:帆影两千年 342

大湾区的今生:激荡四十年 347

大湾区的动力之源 人性 356

大湾区的来世:生意、生活、生命 364

3 1 改变中国 369

为您推荐

《谢米尔的小潜水艇》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好的幻想小说都是成长小说,它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日本大幻想文学..

《高考英语高分作文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这是一套对英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文章书法练习的字帖,根据习字者的书法水平和英语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习字者快速提高书..

《魏晋唐小楷-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

《王福庵印谱-全3册》内容简介|作者

《硬笔楷书入门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广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书写汉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规范书写习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写一手好的..

《李文采临王羲之圣教序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 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 胜于自运”, “逸少真迹, 咸萃其中”。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 此碑是后人..

《李文采临李邕李思训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著名碑帖 (自殷商至近代) 影印出版, 纵贯中国书法史, 更加精当合理, 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 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首选法帖。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 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