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私有化,换言之,国有企业向私有企业转制,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是最激进、最有争议的经济政策之一。私有化浪潮是上个世纪80年代由西方国家启动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低下问题;其后,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以及中、东欧等转轨国家也把它作为整改经济的灵丹妙药,也卷入了这个浪潮中。'''' 私有化政策激起了纷纷扬扬的争论。批评者认为,私有化在很多国家产生了倒退性的再分配效应,并且为国有资产竞购者创造出大量的租。私有化成功的案例不是没有,但更通常的情形是,绩效更差,令倡导者大跌眼镜,有些地方还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动乱。
'''' 由热拉尔·罗兰等编著的《私有化(成功与失败)》作者都是私有化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书中涉猎内容广泛:既有私有化问题的综合概览,也不乏洲际私有化个案的全貌介绍,分析手法精湛,利弊权衡周到。《私有化(成功与失败)》适合于学术界,适合于决策者,适合于探悉私有化争论各流派的读者,也适合于那些志在投身私有化过程、探索私有化方式、提升私有化成功概率并寻求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仁。
作者简介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全球思想委员会主席。他曾担任克林顿政府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和高级副总裁。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热拉尔·罗兰(Gérard Roland),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经济学教授,转轨国家研究领域的首席研究员,英国政治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和项目负责人。他不仅对私有化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在转轨国家的政治经济,企业重组,财政改革和转轨国家的宏观经济方面,其观点也被广为引证。
书评
刘桂文 2019-11-01
同样的一件事,你完成了可能觉得非常成功,而他完成了可能一点都感觉不到成功,所以首先成功与失败不是因为某件事,其次要回归到人本身的价值定位。企业由原来的大锅饭转换到现在的私有化,顺应了市场的发展和选择,也暴露出了人性贪婪的一面。总之我认为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已经走出这一步,对于错都已不在重要。
王红领 2014-01-29
上个世纪八二年代,从英国开始曾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过一个私有化的浪潮。不过,今天回过头来,当我们能够平心静气的再去看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私有化并不像某些人所鼓吹的那样美好,同样也并不如某些人所批评的那么不堪。其实,私有化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私有化,而在其它方面,即所谓的工夫在诗外也。关键还在于制度的好坏上,不是有言:一个好…
吴彬 2012-06-04
私有、国有?问题不在这里《私有化的成功与失败》,这本书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书,这一点在我读完全书后更能体会到这一点,而我也认为这本书也并非只有经济学专业的人才能看懂,因为其中的很多观点都是有具体的事例和数据来说明的,因此我认为它是一本经济学实证主义的著作。经济学的实证主义并非是什么新意,但是以往大多都是微观的偏多,而这一本的主体就是宏观经济,因此也算是一个不同…
郝金刚 2012-02-27
如果政府或政客的目标不是经济效率,他们就会有干预组织以实现自己目标的动机。对于组织管理者而言,他们更倾向于效率目标,而政府的干预阻碍了他们去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政府干预是效率低下的直接根源。政府对公有和私有企业的运营都能够进行干预,但是,对私有企业生产管理和其他决策进行干预的交易成本更高。从政府干预的成本高于收益这一点来看,私有产权比公有产权更可取。萨平顿和…
郝金刚 2012-02-27
腐败是公共产权和私有产权争论中经常被忽视的一个问题。转轨国家和那些旨在提高效率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在私有化过程中会时不时地曝出腐败丑闻,如在俄罗斯、捷克和阿根廷。当然,这种情况也并不是绝对的。格莱泽(Glaeser,2001)的论文清楚地解释了这些问题,值得关注。他认为,在从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型过程中如何减少贿赂和腐败,美国城市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19世纪,私有企…
王红领 2012-02-09
对于私有化一说,一般认为是指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从英国保守党政府上台执政之后所推出的一系列的改革方案中的一种改革,即将当时英国由于之前的工党政府所进行的不问青红皂白面实施的国有化进行的一种纠正。当时英国私有化方案的做法就是,将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改革,通过将其股份出场的方式来实施其私有化,这样一方面解决私有化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也通过出售这些国有企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