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何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美国经济停滞不前?凭借担任美国副财长和中国深发银行总裁的经验,法兰克?纽曼循序渐进,试图以中国为鉴,给美国经济政策提供新思路,帮助解决美国目前和今后的经济问题。作者提出的大胆、崭新的观点,值得所有关注中美和世界经济的人们思考。尽管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中国的生产总值却在过去20年保持显著增长。相反,美国的GDP在2008全球经济衰退中下滑,现在即使要实现不温不火的增长也绝非易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美国,要重新找回潜力,就必须走出经济认识的误区,必须认识到:美国并不依赖亚洲的资金支持,也没有溺毙在消费主导的经济中,更无需被预算赤字的恐慌所桎梏,这些不过是迷思。
过去10年,美国及西方各国的经济思维与中国的基本观点分歧日增,形成巨大反差。本书旨在通过解释货币体系的运作方式,揭露导致西方经济滞涨的错误观念,并阐释主导东方经济崛起的主要观点。
作者简介
【美】法兰克?纽曼,曾任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在中美两国拥有逾三十年银行高管经验。在其结束美国财政部任期时荣获财政部最高殊荣——亚历山大?汉弥尔顿奖。后任中国深发银行董事长兼CEO。此前,他曾任美国信孚银行董事长兼CEO、美国美洲银行CFO、美国富国银行执行副总裁兼CFO、韩国第一银行董事、道琼斯公司董事。书评
王红领 2016-02-04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家庭如此,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样也是如此。自从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并引发全球性的金融与经济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国家到底如何才能既充分的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同时又尽可能的避免他国的经济波动,特别是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溢出性的危害。美国从其立国以来,就一直不断的在汲取其它国家的经…
迟竹强 2012-08-15
受19世纪中晚期欧洲列强炮舰政策的影响,人们很容易把美国的海外商业扩张和武力扩张挂钩,认为商业利益必以武力开路,借助武力实现。这是对于美国海外商业扩张的片面认识。事实上,在19世纪整整一百年间,美国对外经济活动以对英国、欧洲的农业贸易为支柱。内战前,依靠棉花等农产品出口;其后,粮食产品(小麦等谷物),牛、猪肉类产品成为主要农业出口商品。可以肯定地说,19世纪美国对…
迟竹强 2012-08-15
古人云:兵者,凶器也。战争曾经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美国也不例外。无论是美国内战,还是一战和二战,多少生灵死于非命。20世纪60-70年代初的越南战争,除了人员伤亡外,更造成美国内部动荡,社会分裂。70年代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滞胀的尴尬,日益上升的国家财政赤字,都与漫长的越战相关。上世纪90年代美元的强势地位,并非如一些文章所言是美国对外军事行动的结果,而是日本经济长期…
迟竹强 2012-08-15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20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作家格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属于这个流派的作家有海明威、福克纳、帕索斯(1896~1970)和肯明斯(1894~1962)等,他们曾怀着民主的理想…
禾刀 2012-08-14
美国财政部前副部长法兰克纽曼,2005至2010年曾任中国深圳发展银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一举扭转了这家在中国20多个城市运营的上市银行的经营困难。至卸任时,终将其打造成一家成功、健康的银行。不过,他的这本《美国的迷思》的思考重点绝非商战,而是努力以中国经济为镜鉴,以一位美国经济人士的专业视角,至而提出美国经济当前必须走出的误区。这就使本书别具意味。纽曼总结出的美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