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电影民俗学”是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由本书作者首倡于2002年。其创新价值与学术目标在于:努力把有关中国电影的“民族化”追求以及“民族风格”的探索等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落到实处,并力图直接服务子当下电影创作。该学科的创建,对于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书是作者历时近十年的心血之作,系统阐释了“中国电影民俗学”的体系和内容,深入探讨了将“民俗元素”运用于电影创作的途径和方法,进而揭示了把民俗文化资源充分、有机、恰当地运用到电影创作当中,正是中国电影确立民族特色、彰显民族风范之肯綮所在。本书理论和实践并重、电影与民俗互动、现实同历史呼应,文字流畅优雅,内容深入浅出,对我国电影科研与创作的发展均极具理论价值。
作者简介
书评
迟竹强 2013-01-29
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既然中国与电影的发明无缘,那中国电影发展就由电影放…
迟竹强 2013-01-29
中国最早放映的片子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室内放映的西洋片子。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摄影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的京剧片段《定军山》,为戏曲记实片。它标识表记标帜着中国片子的正式降生。中国第一座片子院1907年第一座片子院安然片子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定军山》片段中国第一个片子制片公司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这块…
迟竹强 2013-01-29
在全球化的形势下,讨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问题不能脱离世界电影的发展水平(包括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现在看得非常明显的是,影视技术的传播壁垒几乎不存在。电影自诞生以来,在制作方式、存在方式与传播方式三个方面都得到了非常迅速和相当充分的发展,这种发展既取决于电影新技术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取决于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否具有较高的自觉性,…
尹鸿 2013-01-28
我们所要求的是中国的电影,不是美国式的电影我们要极力的摆脱模仿外国式的地方,才有真正的中国电影出现这是郁达夫先生早在1927年所发出的呼吁。从那时起,关于中国电影要不要民族化、要不要追求民族风格的讨论就成为了理论界的热点之一。在以后的80多年里,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中国电影应当寻求属于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好莱坞电影横扫天下的今天,这一诉求更有现实针对性。然而,在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