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自己,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我不应该受苦的。”这个思想会让你更加地受苦。它是对事实的扭曲,始终是自我矛盾的。真相就是:你必须对受苦说:“是的!”然后才能去超越它。
生活中永远只有两种人--强者和弱者。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只老鼠,那么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成为猫的食物。
实际上,依赖与爱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只要你愿意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即使在非常的情况下,你也能找到最好的办法。
有的人害怕行为失误给自己带来危险,其实真正危险的不是危险本身。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痛苦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因为那是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心透射出来的结果。我们不知道一切的问题都来自于我们自己,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了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
世界只接受我们对自己的评价。
作者简介
韦秀英(人间菩提):教育学、心理学硕士,教授。20世纪60年代初出生,喜欢像农夫那样耕耘,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喜欢接受所面临的一切。 她不喜欢别人称她为杰出的心理学大师,对于自己成功的事业和富足的生活也很淡然,对她来说,幸福就是自己依然有能力为大众付出。书评
刘妍 2015-01-27
有人极力推荐《遇见未知的自己》,看完之后觉得幸好没自己掏钱买来看。先说说自己想吐槽的点吧:1、作者的文笔只能用简单来形容,句子简单,故事简单,情节简单,事故解决方法简单,引用简单......2、故事内容明显扯淡。当然这一点我是可以理解的,你这是心灵修行书嘛,故事内容的确要凌驾于现实之上一点点,但你又要整的通俗易懂嘛,又得比科幻魔幻弱了一点点。3、其实我认为在普通的故事…
尹恒 2010-08-13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射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现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时间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很难看,让我…
郑伟强 2010-01-18
阅读这本灵巧的书,人会安静下来,试图努力跟随着书中主角去体验身心灵的成长。这个社会的确让我们活得很累。到底什么是我们想要的,什么不是呢。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迷糊了。可是修行关乎很多方面,你必须要弄清楚自己的需求。这样关乎心灵的修行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有时候更是说得简单做起来难。社会毕竟是残酷,不容的我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我总归有了这么一个思路,去引领我找…
梁学才 2009-12-18
我们每个人是不是天天在演戏?扮演好员工,好朋友,好国民,好子女,好媳妇,好女婿,好父母,甚至好人!然而在戏份中,有多少是我们心甘情愿演出的?为了演好这些人生大戏的不同角色,我们每个人都要因时因地的戴上一些面具,这就是我们看不见真我的原因之一。我们在世界上扮演的各种角色会遮盖了我们的真我,我们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会影响别人和我们之间的互动。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
王红领 2009-09-16
现代的通病往往有两种:一是过分的高估了自己,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什么都是一副舍我其谁模样;二是过分的看低自己,明明自己并不算差,甚至在其些方面还可以说是非常的优秀,却总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好,是天底下最无用、无能的人。其实,这两种人都是有毛病的人,当然这是心里毛病了。而两种毛病最终都可能会导致我们的人生以失败而告终。这两种毛病的根源就在不能认清自我,也就…
袁清溪 2009-09-16
韦秀英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读了让人茅塞顿开。许多人一生都没有感悟到或终生苦苦思索的东西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跃然纸是,一下子呈现在人们面前,不由的让人醒悟,让人冷静,更让人理性起来。正如本书内容介绍的那样: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