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全球化的视野下,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的中心议题,甚至成为国际政治的重心。国家间围绕世界能源的控制权所进行的激烈争夺,各国维护自身利益所制定的能源安全战略,以及各国政府积极主导的替代能源开发,使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而油价波动、低碳经济、气候变化以及环境保护诸多问题,不仅是政府首脑、智库学者的案头工作议题,而且成为切切实实的民生问题。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也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石油天然气为主,扩展到了煤炭、电力、风能、生物质燃料、核能、能源科技等各个方面,而伴随着能源问题的国际化,中国也从国际社会的幕后走到台前,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中国石油作为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承担着履行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围绕着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这一战略目标,积极实施“资源”和“市场”两大战略,注重国内外资源和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取得巨大成就。但是,能源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石油企业的海外发展往往伴随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
作者简介
王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融学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同时兼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曾获第九届全球金融学会优秀论文、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学术奖励。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出版了《中国经营困境公司绩效、重组与公司治理研究》、《石油公司并购与重组》等著作。书评
王红领 2010-02-19
去年年底的丹麦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被称之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尽管有那么一点的危言耸听的味道在里面,但大体上还是道出了全球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对人类社会的危害的严重性问题。碳金融作为全球减排所设计出来的一种交易方式,其一出生就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与关注,同时也带来了不绝于耳的质疑声。这当中除了世界各国之间,穷国与富国之间、富国与富国之间、穷国与穷国之间,岛国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