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什么中国经济高速增长60年,与发达国家还有那么大差距?为什么中国人工资那么低?为什么在中国资产百万仍不能算作富裕?为什么中国的白领不能成长为中产阶级?中国未来是继续高速增长,还是进入低速增长期?如何才能破解民生难题?本书创造性的以国际视野为基础,跨越历史、经济、政治、社会、人文等多学科,对当前的中国形势进行了系统而又透彻,全面而又精辟的分析,并提出了“创富于民”、“均富于民”以及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主张。这也是中国学者首次对中国的现实发展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主张,作者知识之广博、视野之开阔、思想之高远、逻辑之严谨都是其他学者很难做到的. 上世纪70年代及以前,我们照搬苏联,80年代我们学习新加坡,90年代我们羡慕阿根廷,本世纪前十年我们又模仿美国,偶像相继倒下,今后十年我们一定要走出自己的模式。本书是华尔街金融危机预言者的重磅新作,是一本展现中华民族从辉煌到衰落以及如何实现复兴的全景式著作,你最关心,最想了解的中国问题在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作者简介
高连奎,笔名翰啸,财经学者,“低生存成本社会”理论提出者。在中国改革网、共识网、选举与治理网等高端智库网站以及21世纪网、中国经营网、金融界等专业财经网站都设有个人学术专栏,并担任部分智库特邀研究员及部分财经媒体特约评论员。陆续在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环球网、新浪网、凤凰网、中国经济网、中国证券网等知名网站发表财经及历史类评论近百万字。书评
刘鹏举 2010-12-31
内需不足,是许多经济学家惯用的概念,其忽视了哲学思想在整个运转过程的主导性因素,造成许多不该出现的错误。如汽车行业虽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但当时经济界人士由于对拥挤不堪的社会人文环境问题却欠考虑,造成交通频繁堵塞和车祸的连绵不断。正常情况下,经济的发展问题应该从属于社会的发展问题。从理论上分析,经济学等应该依附于哲学问题来研究,受哲学指导,即生活的富裕等问题必须…
高连奎 2010-12-17
最近一段时间工作实在忙,断断续续抽时间看完了高连奎先生所著的《中国大形势》,非常兴奋,想写点东西。一本要描写当今中国的书,它的内容大致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对中国现状的描述;其二是对当下中国的评论;其三是提出自己的建议,解决问题或者规划方向等。一般而言,写中国的书这三个方面都会有所涉及,但侧重点会不同,有些侧重于描述,如《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有的侧重于评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