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张德芬 华夏出版社
书后有一句评论是'您的大作综合整理了许多观念',这句话我觉得是比较中肯的,因为确实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观点。另外,书中说,我们的大脑每秒钟要处理四千亿位的信息,但是我们只能意识到其中两千位的信息。So',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吸收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就算我自己,每看一遍都会因心境的不同,侧重点的不同而接收到不同的东西。
想起钱穆的《人生十论》,他说人生有三路向,向外的人生,向内的人生,还有中国自古的活在当下的人生。《遇见未知的自己》想引领读者走进的是后两者,是'心灵之旅'。
数学有公理,亦即不需要证明的道理。人生也是,喜悦、和平、爱,在作者看来,是真我的追求,是与生俱来、不需证明的。然而我们一时却还不习惯这种思维模式。我们早已习惯了什么都需要论证的思维,一大堆的数据或是成功人士的模板比静下心来倾听内心所需要容易得多,也有说服力得多。这就是禁锢所在。我自己也是走过了这样一个路子'有些状态经历过,便有共鸣;有些道理可与事实相互验证,始信其言;而有些是未知的,又因如何?有人告诉我,要有一颗开放的心,可以存疑。近来观察人事,时时发现一些有趣的事。身为老师的人,经常以为自己是'公正'的,但其实心中早已有了一个预设的标准。只要是人,在看待任何事时,就一定会带有主观性,就像是镜子里照见的镜子一般,永远没有尽头。你跳出这个主观,就会看到另一个主观。扯远了。这从某个角度说明了,要有一个吸收的心灵,谈何容易!但妙的是,它只在一念之间,要你时时提醒自己有这一念。
能量争夺战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方,佛家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也是这个意思,原来该有的一切自己都有,只是被蒙蔽住了,然而自己却不觉得,拼命地向外寻求。因而要重新与身体联结,向内寻求。而钱穆则说:你要向外,便有无限的外展开在你的面前。你若要向内,又有无穷的内展开在你的面前。 如此,在修心修身之时也不可太过沉醉于其中,否则很容易进了外道。我自己的感觉是,对自我的认知有助于在任何环境中保持淡定,远离焦虑,安然地活在当下。需要说明的是,活在当下并非没有追求,相反,以我有限的见识看来,越是心态平和的人越易取得世人所追求的成功,而在某种意义上,成功不过是他们实现自己理解、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个副产品。
最后想以《道德经》的一句话结束全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向外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这无止境中要不迷失,需对自己有一个较好的把握,把握自己的过程则是一个'为道日损'的过程,是一个'大道从俭'的过程。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