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独一无二的方式让读者走近人性的极限,又回到了童年的焦虑和欢乐-《在细雨中呼喊》书评

  '这应该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在细雨中呼喊》的序言中,余华如是写道。从南门的记忆开始,到南门的记忆中断,再到南门的记忆恢复。一个孩子就这样走过了他并不漫长的童年岁月。途中或悲或喜的故事让他驻足,但他总是停留了片刻就匆匆离开。于是这些故事就像是风中的碎片,在他回忆的天空随风起舞。余华说:'当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未来时,就会珍惜自己选择过去的权利。'所以有理由这样相信,《在细雨中呼喊》是一个叫孙光林的孩子在运用选择过去的权利而精心组织的一些有关记忆的碎片。

  因为是碎片,所以杂乱而无章。作者总是信手拈来一个故事,然后依据喜好随意涂抹。有人抱怨这本书没有生动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因而成就和流传度远远比不上作者的另外两部小说:《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但他不知道,《在细雨中呼喊》是不能当作小说来读的。准确的说,它更像是一篇散文,或是一首诗。当然,这种诗意与《边城》的诗意又不尽相同。《边城》像遥远的古典诗歌,意境悠长,有一种朦胧和朴素的美。而《在细雨中呼喊》更像是现代诗歌,它的意象是跳跃的。而这些意象之所以组合在一起,只因与一个人的记忆有关。它们所遵循的,用余华自己的话来讲,是'记忆的逻辑'。

  小说的开头就是突兀的:'1965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了对黑夜不可名状的恐惧。'在令人毛骨悚然的几声叫喊之后,'紧随而来的另一个记忆,是几只白色的羊羔从河边青草上走过来。'天空在这时突然变得晴朗,预示恶梦的结束。然而很快,一个身着黑衣的陌生男子出现了。他带来了满天的阴云,恐怖的气氛加深了。再紧接着,孩子陷入了另外一段记忆:'我记得这样一个上午,一个清澈透明的上午,我跟在村里几个孩子后面奔跑,脚下是松软的泥土和迎风起舞的青草。'但和前面一样,这幅充满希望的乡村图景很快就会被恐惧所中断,果然,那个身着黑衣的男子死了。

  黑夜与白天,恐惧与宁静,两种异质的记忆碎片交替出现,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就是在这样的迷惑之中,小说的开头结束了,接着,另外一段更为真实的记忆以光的速度横空而来:

  '我六岁时最后的记忆,是我在奔跑。'在一阵喧天的锣鼓之后,'身穿军装的王立强,在这样的情景里突然出现,使我对南门的记忆被迫中断了五年。'然而'五年以后,当我独自回到南门时,又和祖父相逢在这条路上。我回家后不久,一家姓苏的城里人搬到南门来居住了。'

  依照刚才的阅读经验,作者接着就会开始对苏家的叙述。但同样显而易见的是,苏家的叙述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不时出现于脑海的记忆所中断。每段记忆都奔涌到了作者的笔尖,它们谁先落在纸上,似乎作者也不能自主。但大多数的时候,作者还是会在一个记忆被中断之前给出一些时间的线索。这些线索有时是明显的,如'五年之后。'我记得这样一个上午'。但大多数的时候是不明显的。这种思维的跳跃性造成了阅读的障碍,但奇怪的是,这并不妨碍你对小说的欣赏。因为这只是一些记忆的碎片,而不是一个有着完整情节的故事。你需要做的,不是搞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而是在这种跳跃性的碎片中细细品味,品味每个人都曾经历的美好、苦涩、痛苦和惆怅。无论是孙光林与家人之间的紧张关系,还是他与苏宇鲁鲁之间短暂而又温暖的友谊。无论是他对冯玉青连绵不断的憧憬,还是对那个温柔老师出自内心的恐惧,都氤氲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惆怅和诗意,甚至连小说中的死也不例外。

  余华对死亡的迷恋是人所共知的,那些众多的死亡前仆后继,几乎成了一种习惯。他笔下的死亡常常是静止的,时间缓慢的流动着,这使得那些死亡显得分外残酷。但在残酷之后,你会逐渐感受到一丝荒诞。但《在细雨中呼喊》的死是不一样的,虽然也是静止的,虽然也是残酷的,但在残酷之中,却隐隐有了一丝诗意。这种诗意在苏宇之死的时候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惯早起的苏宇,在那个上午因为脑血管破裂陷入了昏迷。残留的神智使他微微睁开眼睛,以极其软弱的目光向这个世界发出最后的求救。我的朋友用他生命最后的光亮,注视着他居住多年的房间,世界最后向他呈现的面貌是那么狭窄。。。

  苏宇的身体终于进入了不可阻挡的下沉,速度越来越快,并且开始旋转。在经历了冗长的窒息以后,突然获得了消失般的宁静,仿佛一般微风极其舒畅地吹散了他的身体,他感到自己化作了无数水滴,清脆悦耳地消失在空气之中。'

  如此冗长的一段叙述,因为诗意的存在,也不过相当于一首诗的长度。

  余华说:'这本书试图表达人们在面对过去时,比面对未来更有信心。因为未来充满了冒险,充满了不可战胜的神秘,只有当这些结束以后,惊奇和恐惧也就转化成了幽默和甜蜜。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如此热爱回忆的理由。'是的,几乎所有的美好都发生在回忆的那一瞬间,尤其是回首童年,那段即使有阴影也能很快消散无踪的朦胧岁月。也许正是因为拥有了回忆与童年的双重支撑,《在细雨中呼喊》获得了诗的韵律和节奏。而充斥于其中的记忆碎片,也合成了一段不一样的阅读经历,时时提醒着你对生命中所有美好事物的回忆。



为您推荐

《小西湖往事-忆兰州军区总医院大院的快乐童年》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小西湖往事》给我们讲述了地处大西北兰州一所光荣部队医院的历史,以及当年曾经在这个医院大院成长的孩子们的往事。当年的孩子不论现在身在何处,都会眷恋生我养我的土地,难忘童年曾发生的点点滴滴。建国初期,我..

《碧河彼时-我的剑桥童年》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碧河彼时:我的剑桥童年》主要内容包括:纽纳姆庄园、理论、教育、淑女、体统、埃蒂姑姑、唐恩府、幽灵和恐怖、五位叔叔、宗教、娱乐等。 书籍特色作者简介  格温·拉弗拉,闺名格温·达尔文,是英国自然学..

《品味经典 享受阅读:童年》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阿廖沙在小说中出现的时候,适逢其父病逝,而他年仅三岁,还不懂事,不知道丧父的悲痛。聪明、善良的外祖母把阿廖沙和他母亲接到尼日尼城外祖父家中。但母..

《幕色四合-故乡在童年那头》内容简介|作者

《无处安放的童年》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对于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  无处安放的不只是童年,  还有那些本不应该属于孩童的见闻和过往。  医学上,一个..

《童年精神与文化救赎-当代童年文化消费现象的审美研究》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从审美视角对疾速扩展中的当代童年文化消费现实展开的一次综合考察与探究。作者梳理了现代童年文化的审美源流与内涵,考察了这一审美文化与消费经..

《致多彩童年》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回归教育本真,描绘多彩童年 多彩,zui美的颜色, 赤橙黄绿青蓝紫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六班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如此多姿多彩的快乐童年,得益于我校 本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