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搏杀'世纪石油之争》起笔于伊拉克战争。在石油利益面前,美英咄咄逼人,法德挺身而出,中俄低调促和,土耳其待价而沽,伊拉克一步一退,阿拉伯国家沉默摇摆'各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种种面孔,彼此间的明争暗斗,被作者刻划得入木三分。各国在这出大戏中的诸多表演,预言了能源外交时代的到来。
不仅仅是伊拉克战争,自1859年8月德雷克上校在宾夕法尼亚州钻出第一口抽汲式油井以来,石油就和战争就'剪不断,理还乱':两次世界大战、历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很多的血都是以石油的名义而流淌的。这里,作者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气势恢弘的关于石油战争的历史画卷。
接着,作者对国际石油格局的变迁及走向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从根本上来说,国际石油问题是国际政治和经济博弈的焦点。在这个战场上,美国无疑是最大的'玩家'。作为世界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重点都紧紧围绕石油这个指挥棒转。对美国而言,地缘政治的重要涵义之一就是确保其海外石油供给,一旦其海外石油来源区域出现政治经济不稳定,美国必定'该出手时就出手'。凭借着无可匹敌的综合实力,美国意欲按自己的意志绘制世界石油版图。
当然,不只是美国对石油虎视眈眈,很多国家都在打石油的主意,所不同的是,其他国家没有美国那样令人惊羡的综合实力,因此它们的石油战略多多少少带有防御色彩。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们绝不会束手就擒。在这个世界新石油格局尚未最终定型的动荡时代,它们都在竭浑身之解数,以谋得未来世界石油版图上的一席之地。
该书的落脚点是中国的石油危机及对策。伊拉克战争给中国石油安全敲响了警钟。仅以一例就足以证明,中国在石油问题上,已经坐在了火山口上:作为一种应付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不少国家建立了国家战略储备,美国的储备一般维持90天,日本达到167天,欧盟成员国为90天,而中国,严格意义上讲还没有自己的国家战略储备;如果硬要算一算,只有7天的储备量。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无论中国愿意还是不愿意,已经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世纪石油之战'。由于种种原因,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中国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屡屡重复'高买低卖'的亏本买卖,像一只'永远追不到自己影子'的小鸟。如何加强能源安全,有效化解油价风险,减轻油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这也许不算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部书像《大搏杀'世纪石油之争》这样,以大量翔实的数据和鲜活的实例,全景式地透析中国石油危机,并通过各国对比和相互借鉴,为中国21世纪石油战略构想出谋划策,给所有关心中国能源未来的人们以启迪。正如该书封面上所言,这是'中国第一部全面分析石油危机的纪实报告'。
石油问题千头万绪,要在一本书中把如此纷繁复杂的问题讲述清楚,并且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和深刻的忧患意识,实在不是一件易事。然而,《大搏杀'世纪石油之争》既有细腻的细节描写,又有缜密的理性思考,既有横向的比较分析,又有纵深的历史溯源,点面结合,旁征博引,足见作者深厚的调研能力和文字功底。一本书在手,可谓全球石油战略了然于胸。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