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劳动价值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也要坚持这一标准-《劳动价值学说新探》书评

  《劳动价值学说新探》晏智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0万字,分为三篇,从不同角度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考察:第一篇作者对劳动价值论前提、逻辑和内涵进行了分析。作者指出了劳动价值论的历史贡献和科学成就,也着重指出了它的两大局限性,一是与生产力的脱节,二是与市场价格论的脱节,还指出了这种局限性的来源及其后果。第二篇从经济学发展史的角度,全景式地展示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演变的轨迹,并分析了其中的必然性。作者指出,从单纯劳动价值论走向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力价值论,而后又从价值论走向价格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价值论发展中影响最深远的两大转折,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第三篇作者系统地论述了关系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存废的'价值转型问题'论战,分析了这场在西方经济学界已历时一个半世纪之久论战的各个阶段所得出的主要共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邓小平《结束过去,开辟未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91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发展中的一项伟大成就,它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革命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扩展,这种理论的历史局限性也逐渐显露出来。事实证明,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真理,不是无条件的普遍的永恒真理。

  马克思经济学分析的对象和前提是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代表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制度,从那时到现在这种制度已经发生了并将继续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不能原封不动地沿用马克思当年的分析和原理来面对今日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应当是一个不难明白的道理。

  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随着市场经济制度在西方各国的发展早已显现出来,而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同样也日益明显地反映出来。这特别尖锐地表现为它同我国现阶段所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相矛盾,并与我国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系列指导方针、政策和原则相抵触。例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教兴国,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科技创新、引进外资及发展民营经济等等。发生这些抵触是不奇怪的,因为除了从原始实物交换条件下所得出的抽象劳动以外,劳动价值论不承认其他任何要素也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包括土地、资本、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和知识等等。然而,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这些因素已经并且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要素在财富创造过程中的贡献,要在交换和分配过程中得到实现,也是必然的。

  在我国,许久以来,劳动价值论是一个不可触及的理论禁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它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脱节与抵触越来越明显,它事实上已构成了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深化改革的一个'理论瓶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重新研究和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经济理论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和丰硕成果。这些成果比较多地集中于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等重要的现实问题上,而对与这些现实问题密切相关的更深层次的基本理论的重新研究则显得比较薄弱。现在是需要着重关注这些基本理论问题,并寻求新突破、新发展的时候了。

  应当以什么思路来研究和看待资本、技术和经营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作用呢?应当以什么理论为基础来认识和看待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呢?我以为出路在于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转向生产要素价值论或财富论。

  生产要素论是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基本条件和动力的概括。按照这一理论,商品的使用价值或社会财富是由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共同构成和创造的。这些要素随着时代条件的发展会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充实。从历史上看,前工业时代是两要素论所反映的土地和劳动;产业革命增加了资本,于是有了三要素论;19世纪末,企业管理的作用上升为一种独立的创造财富的巨大力量,在经济理论上则反映为四要素论;在此基础上在20世纪80年代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这些说法与马克思主义的财富观也是完全吻合的。马克思从来认为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不仅有劳动,还有生产资料。他曾严厉批判德国社会民主党关于'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源泉'的观点。马克思还高度评价科技力量的伟大创造力及经营管理的作用。在今天,这些思想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从西方经济思想发展的过程来看,他们从劳动价值论走向生产要素价值论,以及从价值论走向价格论,是一个意义极其重大的转折。这个转折发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此奠定了他们从反映初期产业资本主义的古典经济学转变到反映发达资本主义的现代经济学的道路。

  一切理论,包括马克思经济学,其真理性均应以实践为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为您推荐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他曾是一名军人,在军营了度过了自己的青春。面对军队改革的大潮,他不得不离开了自己深爱的军营。走向社会的他明显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在国企任职的他给企业造成巨额亏损,他一心要做的研发也不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小丛书: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就业和劳动力流动》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业始终是个大问题,就业压力大,始终要解决,而且中国人口多,80%在乡村,发展不平衡,还要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改革开放40年,就业体制变革..

《时间赋格:中国电影中的劳动记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是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电影学:历史·理论·国别”丛书之一。全书通过讲述中国电影发展史,重点揭示了中国电影中劳动背后的美学与文化脉络。布罗茨基曾提出了一个基本美学命题:“美学是伦理学之母。”劳动..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术论丛嬗变与审视:劳动教育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重构》内

《教育行者的坚持》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教育行者的坚持/新教育文库 通识书系》是许新海从事新教育实验多年的一些感悟、经历与反思。全书主要分四部分: 教师成长 ,记录了新教育教师在新教..

《人口与劳动经济学文摘-2016.No.2-总第2卷(Vol.2)》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人口与劳动经济学文摘》(2016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主编。该书稿分为 人口学 和 劳动经济学 两部分,精选了2016年下半年涉及 生育..

《劳动论要》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上篇分析劳动内容。劳动可归结为发展与自然界关系,即人类在自然压力下争取生命自由。该 需要 牵动劳动,无论满足生存需要还是发展需要,都需依靠劳动能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