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小时候特别爱问一些奇奇怪怪的'为什么'。他问他父亲:'为什么刮风?'父亲回答:'阿尔,我不知道。'爱迪生又问:'你为什么不知道?' '为什么苹果成熟了会掉到地上'、'为什么母鸡趴在鸡蛋上会孵出小鸡,我就不能呢'、'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相信曾经年少的我们也提出过类似稀奇古怪的问题,但往往不是得不到耐心的回答,就是被现成的答案打发掉,最终又顺理成章地将这一脉相承的经典答案再传授、嫁接、灌输给我们的下一代。
就在我们热衷于对问题的解答要求给出'要么是,要么不是'的答案时,世界权威科学周刊英国《新科学家》推出的《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却已将其读者的兴趣转移到爱迪生、爱因斯坦、费曼等天才未及完成、但意犹未尽的'为什么'上来。
书中罗列了那些'令人困惑、抓狂、新奇'的问题,比如为什么酒后走路会左偏?鱼儿会不会放屁?人类为什么会有指纹?为什么鸟儿睡觉不会从树上掉下来?为什么手指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就会起皱?苍蝇能不能撞停火车?鼻涕为什么是绿的?'似乎就是在延续那些稀奇古怪的天才提问。这些问题可不是某一个人想出来的,而是《新科学家》杂志从成千上万个读者的提问中选出刊载的。
该书在一周内销售13万册,半年销售83万册,12周排行总榜销售第一。如果费曼、爱迪生、爱因斯坦能够活到今日,想必也一定会被书中的问题再度激起难以泯灭的童心,在爱不释手的阅读体验中,积极参与到好奇大军的队伍中来,并试图提供不同凡响的一个个解答给一个个的'为什么'吧。正如费曼所说:'如果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缺乏敏锐的关注和好奇,你就不会在学科研究上有什么出息。因为在人们周围,没有一件事情是毫无意义的。'
在《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一书中,除了所提的问题千奇百怪之外,回答的角度和解释更是五花八门,一个问题最多时有八种解答,真的是见仁见智,常常让我们意想不到,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让人忍俊不禁。比如,对于'为什么酒后走路会左偏'这个问题,除了常见的左右脚不对称的解释,还有人提出是右兜里的硬币买酒用光,左侧挂的钥匙串将人体拖拽的结果。这样的解答,竟然受到了以严谨、古板著称的英国人的青睐,登上《新科学家》的大雅之堂,无怪乎会激起广大读者'我来回答,我还可以这样解释'的参与欲望和激情。或许,用中国式的思维与想象,我们也可以试着给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投稿,为'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以及书中的其他问题,提供一个自以为是更合理、更科学、更有趣的解答。
《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一书中,没有高深的问题,不用深奥的理论就能引起人们一探究竟的兴趣。像书中提到的'热水比冷水结冰更快吗'、'我们呼吸过达芬奇呼吸过的分子吗'这样的问题,答案竟然都是肯定的,而且用中学学过的知识就能有好几种解答,让人不得不叹服于'科学居然是如此有趣,科学原来就在身边'。这些问题的提问者其实就是10多岁的小孩子,因为在生活中发现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从而引发思考,形成讨论。
爱迪生说,'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在读《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时,我们能充分感受到'科学说明'的复杂性,对于身边的问题做出令人满意的解答也常常充满了挑战。人类的智力水平,无疑会在对众多问题'一半是'与'一半不是'的和谐共处的解答与冲突中,比对、鉴别、积累,上升到更高一层水平。
让我们开启心中的好奇之门,在'为什么'的发问与解答中,领略科学的奇妙,发现尚未了解的精彩世界。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