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要的是“更多的方法”,以及“更有效的方法”-《卓越的工作方法·思维指南——方法决定财富丛书》书评
按照'Q理论'的说法,是否向一个项目,或者企业投资,取决于Q值。Q代表所有价值与有形价值的比值,Q'1或者Q=1时,都不可以投资,只有Q'1(所有价值大于有形价值)时,才说明具有投资价值。道理其实很简单:一家企业为创造经营条件将花费金钱,比如需要2万元购置办公用品,3万元作为最初的流动资金,作为投资人在决定是否投入这5万元时,将首先看这5万元能够通过什么途径(也就是经营什么)实现增值。而最终能否增值,不在于2万元的办公用品,3万元的流动资金,而在于经营活动本身,也就是经营者的能力。
从另一个角度解读Q理论,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如果说有形的资产只有在科学的经营下才能实现增值,是不是说明所有的投资最终的指向是能力,而用于购买有形资产的投入,只是为发挥这样的能力创造必要的客观条件。进一步沿着这样的脉络想下去,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最有价值的投资是对方法的投资。因为:面对问题能否给出有效的方法,是检验有没有能力的唯一标准。
《卓越的工作方法》一书恰恰为'对方法的投资'做出了很好的说明。
为什么要对方法投资。
一支1000人的军队,除了1000个血肉之躯、若干种装备等看得见的东西以外,一定还有许多难以直接看见的东西'更加重要的,决定这支军队战斗力,决定他们生死的东西!如果仅投资于直接看得见的东西,那么这样的投资就是浪费。
对方法投资的形式。
方法是通过大脑的思考而产生的,所以对于方法的投资首先就是对智力的投资,对思考习惯的投资。另一方面,方法是针对问题的,只有准确地定义和分析问题,才能够发现方法,而定义和分析问题需要比较,需要标准,所以对于方法的投资还必须围绕标准和比较。在工作实践中,这样的投入过多地表现为建立能够帮助积累组织成长经验的制度。
投资方法可以获得的收益。
如果企业认同'无形资产'的概念,这个问题就更容易理解了'所谓企业的无形资产,其核心就是方法,就是方法的组合,就是科学的方法体系。这样的体系可以表现为渠道、评价制度、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等等多种人们所熟悉的形式。
提高思维质量。
毛主席曾经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次好的方法对于企业的贡献是有限的,获得'更多的方法'和'更有效的方法'的途径只有一个'不断提高思维质量。
对于企业而言,是需要创造一个鼓励思考的环境;对于个体而言,更直接的做法是在工作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以及努力提高自己的提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