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李零一起读《孙子》-《孙子》书评

  李零教授已经撰写了三本有关《孙子》的书。最早的两本,《'孙子'古本研究》和《吴孙子发微》是文献学的研究,对有关研究做了全面清理。(这两本书最近加以修订,合并成《'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出版。)以此为基础,李零最近推出新著《兵以诈立》,在思想文化史的背景下展开对《孙子》的讨论。  《孙子》是文字简练的经典之作,各篇均经过提炼而成,很多东西被省略或作为不言而喻的背景存在,这就好比画大象,只是描出了骨架,但其血肉我们并不清楚。李零凭借其20年的研究功底,在讲解各篇时,插入大量的背景知识,涉及军事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诸多方面,令人目不暇接。这是用血肉填充了骨架,令其真实可感。

  李零认为,《孙子》是一本智慧之书,很有哲学味道,思辨水平很高。在《形》、《势》、《虚实》这三篇,他就着重探讨了奇和正、形和势、虚和实的概念。这些概念其实也正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几组重要概念。归根结底,兵法就是谋略,'兵以诈立',谋而后立,不谋不立,其最高境界就是达到哲学的境界,无法胜有法,'答案就是没有答案'。这就好比武林高手,学会了功夫,但在过招时却并不一招一式如实使来,而是融会心中,见招拆招。

  然而,李零教授即便称'兵法是中国的特产',谋略水平长时间高于同时期的西方,但是他也不是没有意识到中国兵法的缺点。他在另一著作《花间一壶酒》中就曾提到:'中国兵法发达,讲究先计后战,灵活多变,但容易产生忽略实力的倾向。'在《兵以诈立》中比较中西战争方式时,也说西方的优点有三个,'第一是到外国打仗,用武力为商业开道,传播文化,传播宗教;第二是重实力,依赖金钱和技术;第三是重视制度和训练'。第三点且不说,前两点就有值得补充的地方。

  其一,武力为文化、宗教开道,其实反过来,文化、宗教支撑或束缚战争,未尝不能成立。李零教授提到晚清叶名琛奉行'六不主义'(书中只提了'四不')是'犯了兵家之大忌',这是片面之词。

  叶名琛当日并非如我们所想像的那样颟顸,而是能干之臣,但面临强敌,他不仅得不到皇帝的支持,甚至还遭到同僚的背叛,只能以'六不'明志。这些真实历史早由历史学家黄宇和在其所撰《两广总督叶名琛》一书中予以探明。可以说,叶名琛束缚于当日的文化制度,既不能跑也不能投降,才落如此下场,并不是因为他不懂兵法。其二,对于实力,李零教授虽然承认中外重视程度有别,但对于西方的实力来源,却过分强调为对外掠夺而来,没有充分考虑西方资本积累的能力。西方掠夺发家,这是历史;但西方资本本身的积累能力巨大,这是历史,更是现实。这种积累能力的背后,其实是蕴涵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包含很多侧面,比如强调个人的进取,但不能危害别人,还有诚实、责任等等。

为您推荐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

《汉学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著名汉学家杨联陞自比为汉学的看门人,其学术书评驰誉学界。本书辑录了杨先生60余篇中英文书评,所评皆为名家代表著作,内容遍涉语言、官制、考古、地理、边疆史、文学史、科技史、经济思想史、书画史、佛教史、史..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书评集》内容简介|作者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是“80后”著名书评人许骥的书评文字的结集。其书评文字散见于《书城》《中华读书报》《《书屋》等各类报刊。其文字简洁明快,能直入作者以及图书的核心部分,受到作者以及读者的好评。本..

《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公之于世。国家为了制止珍贵文物继续流失,把馀下的敦煌遗书交给京师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保管收藏。1922年,陈垣先生主持整理《敦煌劫馀录》;1929年,胡鸣盛、许国霖先生对这些敦煌遗书..

《书目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信息大量电子化后,传统的图书受到挑战,现代生活方式的大量开掘,也令传统的文化接受形式有些黯然。图书,曾雄霸天下的文化产品,如今也在现代商品的冲击下有些危然自立。然而,确信者自当确信,无论人类怎样使用高科技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