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三分》好看,好就好在这种亦文亦史的闲话。一方面,陈迩冬'既懂史又懂文,既搞一点文艺理论,又搞一点小考证';另一方面,他同时照顾到史实和小说,'把《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结合起来谈'(顾学颉初版序)。关于三国和《三国演义》、以及这些小文章本身,都出入文史,两不偏废又没有各走极端。'
'华容道'之外,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是谈到蔡邕。蔡邕作为一代名士,晚节不保、依附董卓,这固然是受胁迫所致;但在董卓被诛后,他'言之而叹,有动于色',以此招祸。陈迩冬认为,这是蔡邕对董卓有'知遇之感';'这一点,正史就不如演义,小说家把它明写了出来 此外,他写孙策少年英发、用八年干了别人半辈子甚至一辈子才取得的成就,以及识人知己、风流自负等等卓绝之处,引人仰慕。《为周郎叫屈》、《替赵子龙抱不平》,也都写两人出色不凡,但分别在文艺作品中被丑化和在现实里被冷落,让人遗憾。再如探究诸葛亮的两篇名文,给刘备的'隆中对'可以明言,给刘禅的《出师表》却不敢有话直说,等等,都是很有意义的历史细节,而为陈迩冬轻笔点出,颇是耐看。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