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六讲》: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类型-《鲁迅六讲》书评



  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理想的文学批评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现实中,可能会偶尔碰到不错的批评,但却都很难和我理想的批评相遇。真的有'理想'的文学批评吗?

  最近郜元宝《鲁迅六讲》(增订本)出版了,我觉 得可以借此说一说某种新的文学批评类型'尽管这本书肯定也不是理想的。





  《六讲》原书2000年就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至今我还没有看到一篇认真的书评。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它属于一种现在大家比较陌生的文学批评类型,所以评说起来,殊为不易。

  作为弟子,我每次接触郜元宝的文字,总感到有种把握不住的东西。这次重读《六讲》增订本(篇幅正好等于原书的两倍),这种感觉又如期而至。还是那种横说竖说的任意纵横,还是那种隐藏在背后的强固学理,有时似乎把捉到了,转眼却又从指缝中溜走。

  在增订本'自序'中,作者自述《六讲》原书出版之后:'我的兴趣仍然漂移不定,文章写得杂七杂八。'按照郜元宝的编年文集看下去,确实看不出他的主要兴趣,好在'个人简介'概括了几个方面,可以给我们一些线索。但如果认为这就是事实的全部,却是绝对错误的。因为恰恰在这'漂移不定'中,隐含着他作为文学研究者的'灵性',而这才是根本的。

  比如该书第一篇讲鲁迅的'白心'说,层层递进,'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从鲁迅的'白心'说到语言文体,说到具体的创作,最后归结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白心'有着西方'神思新宗'(就是我们常讲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唯心主义与主观意志论)与中国'心学'传统的双重误读,鲁迅由此形成他特殊形态的'心学'。作者反复强调,这种'心学'以及他本人的阐述都未免含混,但在我看来,恰恰是这种含混,只有在精心研究了现代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背景下,才体会得出。

  而这也正是我所说的文学批评者特有的'灵性'。作者的文学批评之所以常常带有鲜活的精神气息,端赖于此。

  有鲜活的精神气息的批评多矣。古典的不用说,现代如李健吾、李长之、王晓明等先生的批评文字,也具有这种特色。但这大半仍然属于心理学意义的智性,而非本体性的。

  郜元宝的灵性资源恰恰在于后者。何谓本体性的灵性?增订本所收《竹内好的鲁迅论》一文,或许就有夫子自道:'指向宗教。'作者认为,竹内好在解释鲁迅时,始终关注鲁迅的一种精神'缠绕','鲁迅在社会习俗形式上所理解的,与其说是非宗教的,毋宁说是反宗教的;不过,那种行为的方式是宗教性的',这种'反宗教的宗教性'正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鲁迅精神中的'不确定的东西',郜元宝认为竹内好在解释这种'不确定的东西'时,宁可'把没把握说清楚的东西妥善保存在隐晦飘摇的状态',对此他可谓心有戚戚焉。比如在《读〈野草〉》一文,他同样看到了那'大阙口'内外的不确定的'游魂',紧紧抓住,奋力阐发,却如参曹洞宗,不犯正位。郜元宝希望从鲁迅作品中看到的东西也是竹内好希望看到的,而他们的方法又那样相似,都显示了最终指向宗教体验的本体的灵性特质。

  但《六讲》也并非一味顺着灵性微光的指引而遁入玄虚,它所仰赖的还有现代理性精神所孕育的各种切实的批评方法。但现代理性与前面所说的灵性资源不可分离,任何形式的割裂都会损伤批评的特有魅力。《六讲》正是凭着这两种精神资源相摩相济,在鲁迅的文学观念、语言体验、对流行思潮的迎拒、独特的智慧形态以至个体文学创作的特征诸方面,都能苦心孤诣,发人所未发。

  比如在《鲁迅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一讲里,作者认为,鲁迅与多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有着'共同的文化营养',但鲁迅会与他们交恶,根本原因是对'自由主义'具体内容认识不同。鲁迅要求'自由'地'思想',英美派则多少满足于'自由'的'思想'。一字之差,暗示了社会历史和思想人格多少丰富内涵,但作者凭借的并非烦琐的论证,而是在灵性与理性的糅合中对一些基本事实的细心体味。

  《六讲》显示的深刻思想,并非孤立绝缘的主体的'能力'所致。如果学者始终将个体的智慧当作自我追求的最高境界,就不可能超越自己的局限。前面说过,《六讲》文字背后有一种深邃的历史性存在,作者不求超绝于其上,只是顺服地融身其中,从而有所诉说,而反所诉说,皆是有着黑洞一般存在的零星光亮闪现。在讨论鲁迅的'心'字用法'、鲁迅与章太炎的精神承传、早期思想的几个关键概念等章节中,这种光亮与其说是主体的独力创造,毋宁讲是一种存在事实的自行敞开。文学研究者只当了这敞开的通道,且不贪天功为己有。所以苦心孤诣的背后又可见一种豁达。

  《六讲》还有很多创造性的思想,例如关于现代汉语言与现代文学的互动关系,心4身概念在鲁迅乃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复杂纠葛,在次殖民地对于文化上'被描写'的命运的深刻自觉,都发人所未发,只是在此一一讨论,实非我之所能。

  但《六讲》的意义,主要还是标志着一种文学批评类型的复活,或者说新生。

  不错,它是理智的,但反对局限于封闭的主体的理智能力。它是灵性的,却已经并非古代文论不可把捉的'灵心妙识',而内涵着宗教体验的确定指向'但它也并无信仰狂热的偏执,只是借此力量将我们的心智不断提升到新的敞亮处而已。

  这种批评类型是新的,也是旧的;是西方的,也是东方的。或者什么类型都不属于,而是所有这些精神资源的一种当下的综合。为此作者不得不冲破门派,拆散体系,变乱话语,'路行之而后成,物谓之而后然',在鲁迅研究界乃至整个文学批评界,作者常常显得孤立无援者以此。

  但孤立者伙伴更多,比如作者仰慕的阿诺德、梭罗、杜波罗留波夫、竹内好的影子,在他的文字中就隐约可见。孤立者也最有力量,他对鲁迅研究和文学批评的惰性的冲击,或许现在还不能为人们轻易觉察,否则早就不需要我做这拙笨的书评了。

作者:李展

为您推荐

《探寻:中国电影的本土化与类型化之路》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中国电影曾经历三个辉煌期,但辉煌的背景却呈现出全然不同甚至是断裂的底色。本书从支配电影诞生的艺术意志入手,针对新中国建立前、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今三个阶段的中国电影进行了分析,指出电影..

《用镜头书写文学情怀——文学电影的界说》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在作者的学位论文基础上写作而成。随着电影创作市场的繁荣与多元化发展, 出现了一类改编自文学作品或是以表现文学为主题, 文化底蕴较高, 具有民族历史感和浓厚文学趣味的电影形态。本书首次将这类影片归..

《当代戏剧卷-济南文学大系》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济南文学大系:当代戏剧卷》收录当代济南作家创作的优秀话剧作品15篇,涵盖吕剧、话剧、京剧、歌舞剧、儿童剧等剧种。戏剧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新中国成立以来,济南戏剧创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吕剧《小姑贤》..

《改编的逻辑-电影导演与1980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内容简介|作者

《中国现当代小说的电影改编与电影新类型的诞生》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由陈伟华教授历时8年撰写而成,系由作者的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1905 2010)及相关项目的研究成果修改整理而成。全书以历史..

《摄影与文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摄影的发明给作家造成了一个巨大挑战,因为这是一个似乎能自动实现一种完全真实的表现形式的艺术媒介。本书将为我们展现:◎ 故事 摄影作为一种语言,配合叙事与小说,以更出色的方式捕捉这个世界的精彩。◎ 交流 调..

《中国音乐中的文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音乐与文学、舞蹈、戏曲等艺术本为一体,后来在历史的演进中虽渐分立,但姐妹艺术之间仍常常在创作中相互结合。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大致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