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年底的一天,已经正式从伊利辞职的牛根生溜达着去了呼和浩特的人才市场,他站在一家公司的招聘柜台前询问来招聘的人。'你多大了?'对方问。'40岁。'老牛回答。'对不起,你这样的年龄在我们企业属于安排下岗的一列。'对方直言不讳笑着回答。
牛根生也并非真的想通过人才招聘市场找工作,老牛当时的想法,就是想看看如果离开了原来所熟悉的环境,离开了乳业,他的价值还有多少被承认,结果发现从事了多年管理工作的自己在别的企业根本没人要。别的企业不要不等于老牛找不到好工作,有一家乳品企业得知牛根生辞职之后,老板马上找到牛根生,愿意出很高的薪酬邀请牛根生加盟。牛根生向对方提出了一个条件:'用我老牛的管理经验和人脉资源入股,让我成为股东。'结果,这个条件把对方吓跑了。牛根生后来对他的部下说:'他们当时觉得我这个要求是痴人说梦!'后来有人评价说,这个企业没有意识到,他牛根生是一台印钞机。
既然没有新东家赏识,老牛打算自己做点事情解决生计。牛根生一开始想开一家海鲜大排档,房子选好了,模式考虑好了,结果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让这个计划难产。直到这个时候,牛根生才意识到,自己虽然离开了伊利,但伊利那种罩在他头上的阴影并没有散去。
既然海鲜大排档做不下去,那么办个给别人擦皮鞋的工厂总可以吧?也不行!人家明摆着就是要'赶尽杀绝',不想给老牛一条'活路'。就在这个时候,原来跟随牛根生的一帮兄弟纷纷被伊利免职,他们一起找到牛根生,希望牛根生带领他们重新闯出一条新路。这几个人分别是:伊利原液态奶总经理杨文俊,伊利原总工程师邱连军,伊利原冷冻事业部总经理孙玉斌,伊利原广告策划部总经理孙先红。除了伊利人事和财务的头,伊利各个事业部的头都到了牛根生这里。
牛根生想了想自己的困境,然后对他们说:'哀兵必胜!既然什么都不让我们干,我们就再打造一个伊利!大家起个新名字吧。'结果,大家起了一个名字叫蒙牛。
韬光养晦 逆来顺受 绝地反击
独家揭密:'公司资金扶持'品牌公司,策划几十家媒体恶意诽谤蒙牛。公安机关查出之后,当地政府对'公司采取三项惩罚措施:'罚款6000万,公开道歉,下不为例。'然后征求牛根生的意见。除了'下不为例',牛根生建议不要实行另外两项措施。
1999年1月,蒙牛正式注册成立,名字是'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100万,基本上都是牛根生和他妻子卖伊利股票的钱。牛根生的蒙牛一成立,得知此消息还在伊利工作的老部下开始一批批地投奔而来,总计有几百人。牛根生曾经告诫他们不要弃'明'投'暗',面对'无市场,无工厂,无奶源'的'三无环境',没有人能保证蒙牛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但是,老部下们义无返顾地加入了蒙牛的团队。在蒙牛新的管理团队当中,牛根生只从外边请了一个人,那就是伊利原先的党委副书记卢俊,当时已经调任内蒙古证券委任处长。牛根生曾经对他的部下说过:'一切竞争要从设计时开始'。卢俊既是党政内行,又是乳业专家,还是证券方面的高手,牛根生请她来的目的很明确:蒙牛一开始就要做成股份制公司,让蒙牛有一个健康的开始。
刚过了8个月,1999年8月18日,'蒙牛'就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名字变为'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猛增到1398万元,折股1398万股,发起人是10个自然人。按照出资额度排序,他们是:牛根生、邓九强、侯江斌、孙玉斌、邱连军、杨文俊、孙先红、卢俊、庞开泰、谢秋旭。其中,邓九强是呼和浩特市轻工机械有限公司的老板,给蒙牛提供冰淇淋、牛奶工业设备,后来投奔牛根生成了牛根生的副董事长。谢秋旭是广东潮州阳天印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以前跟'伊利'合作印牛奶、冰淇淋包装盒的时候,认识了牛根生,并且成为老牛的挚友,后来又和'蒙牛'合作,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内是蒙牛最大的自然人股东。其他人大都是原'伊利'公司的管理与技术人才。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