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教授出身,勒维斯在书中端出琳琅满目的新概念,除了'非摩擦经济'这个主概念以外,还有'学习曲线'、'混沌理论'、'特拉法尔策略'、'正反馈'、'主流化'等等无数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词汇。但都富有启示,有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有些十分到位,有画龙点睛之妙,有些则比较牵强,徒作装饰。百宝箱中的一些珍品是作者自己的创造,但大多是借鉴了别人的智慧,比如经济学家BrianArthur,管理大师PeterDrucker,风险投资家WilliamDavidow以及市场营销专家GeoffreyMoore等。关键是勒维斯能将众人的观点串联在一起,显示出一定的秩序性(当然还不到系统性的层次)。在严谨的经济学家眼中,这本书是难以接受的,但对于企业界和普通人士则别有趣味和启发。勒维斯自己也坦言,本书的目标读者是企业界。
'非摩擦经济'遵循边际收益递增的正反馈机制。这种新型的经济学理论推翻了后工业时期的效率理论、边际收益递减理论以及成本效率理论。其基本规律就是:你占领的市场份额越大,你获利就越多,也就是富者越富。在古典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努力平衡供给和需求,需求决定供给。但在非摩擦经济中,供给却能领导需求。因此,'看不见的手'要努力实现主流化,主流化的目标就是要锁定一大批固定用户,同时还消除了竞争。古典经济学中,消费者吃得越饱,饥饿感就越小。但在非摩擦经济中,消费者吃得越多,就越感到饥饿。非摩擦经济是一种信息增殖的经济模式,这种不断循环的信息收集过程就是学习。学习曲线推动非摩擦经济,因为它已技术优势代替了凯恩斯主义的物质优势。勒维斯说:'在前工业时代,你拥有土地你就是富翁;在工业时代,你拥有金钱你就是富翁;但在非摩擦经济中,你拥有市场份额你才真正富有。或者说,你要拥有潜在的快速的学习曲线,这样你就可以获得市场份额。'
为新经济著书立作的大多是IT业内人士,他们多由市场咨询和产业分析升级而来。作品自然是'IT有余,经济不足。'他们近水楼台,最早、最真切地感受到这场大变革。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经济学知识背景,只能针对具体现象,提出一些新概念;只能面对市场、企业的局部变化,作出一些新的解释。但这不是他们的过失,因为面对新形势,整个经济学界基本上处于'集体失语'的状态。这些浸染了经济学理论的专家学者,赖以谋生的是一套几代人磨砺了一个多世纪的成熟套路。挥舞起来虽然威严壮观,但面对汹涌的网络大潮,却统统失却灵验,漏洞百出。使唤起来总有点不伦不类。但要重新构建一套全新的大框架,对IT业没有透彻的了解和把握,没有横空出世的'大师'级智慧,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这种整个经济学界面临的大尴尬还会越来越强烈。因此经济学家对目前市场上的著作往往表示不屑。可自己一开口,要么掉书袋,要么语无伦次。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