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是个大牛人,他创造了一个新的经典名词'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这个名词在很短时间内就成为商业世界的最流行语言,以至于比尔'盖茨公开抱怨,每个放到他桌上的新产品建议都自称是'破坏性的'。
在他的前一本大作《创新者的困境》中,克氏试图证明以客户为中心并不永远有效:面对破坏性创新的竞争对手,那些大公司注定要失败,因为它们不得不取悦于最有价值的客户,而且别无选择'它们受到重力一样的力量牵引走向末路。现在,克氏则试图通过《出路与困境》这本耳目一新的大作来探索一些应对重力飞翔的方法。
克氏的认真和严谨丝毫不逊于他的任何同行,他用多个行业来论证他所发现的'商业世界运作的方式',包括硬盘业、零售业、机械挖掘工业、钢铁业、计算机业、打印机、会计软件、摩托车业、胰岛素工业等等。光是要吃透这么多行业就是一件令人心惊的事。
管理理论总会遇到例外,但至少我们相信克氏的发现已非常接近事物本质。在美国钢铁业,小钢铁厂颠覆一体化钢铁公司的案例清晰地解说他的理论:破坏性技术的力量是如何一步一步发挥出来的:破坏性创新从最低端开始,提供质量较差但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行业中的大企业受到强大力量的影响,自然选择放弃这些市场,直到游戏结束才恍然大悟。这个模式似乎在所有的行业中都同样在发挥作用,难怪克氏认为,'成功是最糟糕的教师。'
确实,好理论的关键在于做出正确的分类,也就是你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在没有环境条件的指引下盲目地照抄成功公司的最佳做法,这如同一个人用羽毛编织翅膀并使劲拍打试图飞翔一样。' 克氏的理论或许真能让我们破解'亚历山大难题',随心起舞,翱翔九天。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