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与《新唯识论》-《新唯识论》书评

  熊十力(1885'1968)是当代新儒家的开创性人物。他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其学历只有半年乡塾和三个年头的学佛经历。他出生在湖北黄冈一个塾师之家,贫困的家境使他八岁就开始为人放牛;而父亲的早逝不仅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也使他过早地成为一个'野小子',所以十七岁就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在辛亥革命以后的近十年间,熊十力也由最初效力的武昌督政府辗转至广州的大元帅府。但在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其最深切的体会却是'党人竞权争利,革命终无善果'(《熊十力全集》第一卷第659页),于是有'革政不如革心'之叹,于是也就有了'濂溪而后我重来'的志向。

  1919年,他书信结交当时执掌北大、创始'进德会'的蔡元培,又结识了与他有相近经历的梁漱溟,并接受后者的建议赴金陵内学院学习唯识宗,由此开始了其'十年磨一戏'的《新唯识论》的撰写。说到著述,熊十力既不是同代学人中笔耕最勤的,也不是著书最多的,但如果说用心深细、用思艰涩,则又非《新唯识论》莫属。其第一稿撰写于学佛期间,此后,1923、1926,至1928年已经有4稿写出,经过1930稿直到1932年,才形成文言文本的定本;又经过12年的磨砺,到1944年方形成语体文本的定本。说到用心,在撰写《新唯识论》时,他曾为自己题一座联:'道之将丧也,文不在兹乎?',由此可见其人的自负与担当;说到心不旁骛,他在北大任教的数十年中,每周只上两节课,且只在家里上,其余时间都用来读书、写作,可见其用心之专与用力之勤。1944年,就在其《新唯识论》语体文本问世的当年,中国哲学学会授予其最高奖项:一等奖;而贺麟、谢幼伟也先后发表评论和介绍性文章,公认是抗战以来中国最重要的哲学研究成果。

  说到具体内容,《新唯识论》实际上是借助唯识宗之宇宙论框架,以展现儒家'大易'之'尊生'、'健有'的创生精神,并以之抗衡于唯科学主义的西化狂潮。所以一开篇,他就明确写道:'今造此论,为欲悟诸究玄学者,令知实体非是离自心外在境界,及非知识所行境界,唯是反求实证相应故'(《熊十力全集》第二卷第10页)。所谓'非知识所行境界',即明示科学乃至一般所谓知识都只停留于形下之知性层面,无由进入形上领域;而所谓'反求实证'的'相应',则不仅坚持传统的治学进路,而且在他看来,也只有反求实证才能真正进入形上超越的领域。显然,这是以传统的治学进路对当时唯科学主义的扬弃。至于其探索指向,则由他的'明宗'作了明确表达:'真见体者,反诸内心。自他无间,征物我之同源。动静一如,泯时空之分段'(同上)。这就是熊氏依据儒家'大易'精神对宇宙本体的勾画和描状,所谓'动静一如,泯时空之分段'自然指本体贯通动静而又超越时空的性质;而所谓'物我之同源',则是指本体超越心物二元、超越主客对立的自在状态。由此以往,'唯识'、'转变'、'功能'以及'成色'等层层递进而又层层斟酌辨析,终于形成了一个体大而用精的宇宙论体系,最后则落脚于做人之'明心'。而他晚年的几本著作,从《乾坤衍》、《体用论》到《明心篇》,实际也都由其《新唯识论》所创造的宇宙论体系演化而来。

  从学理的角度看,《新唯识论》无疑是20世纪最富有创造性的哲学著作之一。

为您推荐

《拉鲁斯百科全书》独具精美画刊风格-《拉鲁斯百科全书》书评

  拉鲁斯在欧美国家家喻户晓,具有非凡的影响力。法国大文豪大仲马曾说:'好的书架上应该有三种著作:福音书、拉封丹的寓言诗和拉鲁斯百科。'拉鲁斯百科全书系列,被法国人看成圣经之外的圣经。   当拉..

法国作家披露圆明圆大劫内幕-《1860圆明园大劫难》书评

  《1860:圆明园大劫难》,这本由法国作家揭露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暴行内幕并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的著述,8月31日在北京正式向中国读者推出了中文版。   145年前,英法联军一把罪恶的火烧毁了'万园之园'的北京圆明..

晚明史-《晚明史:1573-1644年》书评

本书专门论述万历到崇祯末年70余年的历史,因而在明史研究的学术史上,具有填补空白的重要意义。作者将晚明历史的研究,置于15世纪末年开始的地理大发现后的全球经济中,对晚明时代作出了深入而又较为全面的..

不必要的妥协——评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政治自由主义》书评

黄佐临的幽默和深沉-《往事点滴》书评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荷兰皇帝威立姆,因为不爱讲话,得了个外号叫'Silent(沉默)'。其时佐临正在英国留学,同样不爱讲话,于是被称为威立姆'赛伦特'黄。佐临回国后,曾戏称密友舞美大家孙浩然为K.P(磕巴) ,K.P..

一碗清汤荞麦面-《一碗清汤荞麦面》书评

《一碗清汤荞麦面》是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家喻户晓的作品,曾经感动、激励了无数读者。《一碗清汤荞麦面》创作于1987年,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栗良平。在日本,该书的出版被形容为掉进了'一亿泪的海';韩国三星集..

领袖的风险-《领袖的风险》书评

畅销书'The Big Eight'的作者将为读者展示'六大'会计师事务所中种种不为人知的内幕:阴谋,丑闻,以及权力游戏。 1989年,两桩备受关注的巨型合并案改变了美国会计业的格局,主宰公共会计业的'八大'会计师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