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境界与格调都太低下了嘛!老师们会说,历来对青少年的教育都是志必存高远,从小要树立崇高理想,远大抱负,哪能仅为个人的生存而读书?家长们会想,我们为了子女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开始就耗心血,化本钱,即使不奢望他们成龙成凤,也要图个前程无忧!学生们对此更不屑一顾:哼,也太小看人了!现在世界都是平的,中国的崛起让美国人都多了一层忧患,大有作为的机会多了去,谁还要为生存担忧?于是想搞商业的男生立志不是做比尔.盖茨,就是要当孙正义;想搞艺术的女生即使成不了章子怡,也要争个新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最不济也是当个'超女'。这样的理想错了吗?不错!说老实话,自已当学生一路走过来时,套用范伟在小品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当脱下学生的外衣,成为一个社会人时,我们就会感触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竟是那么大!最近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上登载一位走出校门不久的同学的文章,说的就是这种同感。'在圣洁的象牙塔光环下,我们根本不知道外面的竞争有多么残酷,在学校只要披上学生的外衣,犯点小错,可以原谅;懒一点,可以谅解;只要干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有人在旁边摇旗呐喊:多懂事,知道勤工俭学为家里减轻负担,不由得飘飘然。平时花前月下,吟风弄月,多搞些不现实的东西,从没想过为以后找工作加分,总觉得工作的事情遥遥无期。'毕业后才发现,学生的那层外衣脱下来,我们不过处在社会金字塔的底层,没有工作经验就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就没有工作单位可以调档案,档案调不出来就不能上社会保险。说好听点我们是未就业应届大学生,说不好听我们就是社会无业人员。最着急的是,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生存都成问题,哪来理想。还好没有家室拖累,但是没有收入又拿什么成家呢?'真是校内校外两重天啊!
这位老弟说的是找工作之难,那找到了工作就万事大吉了吗?非也!现时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不二法则,企业也要先生存再图发展。当老板为了效益而决定紧缩成本支出时,便会毫不犹豫地裁减员工,绝不会为考虑你的生存问题而手下留情。根据我的观察总结,当今只有两类人的生存不成问题,一是'别人不愿干的工作他愿干',二是'别人不能干的工作他能干',在这两类人之外的人们都会有生存之忧,而刚成为社会人的学生则多数正是既不愿当前者,又成不了后者的一大群体。这里需说明一下,国家现有低保政策,还不至于真让人无法生存。我所谓的生存问题是指现时经济水平下的正常生存条件,要不然家庭倾全力培养我们后最终要拿国家低保而生存,这种收益与成本巨大逆差的结果还不如当初作零投入呢。
由此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不管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或是社会教育,往往是有这教育、那教育,偏偏缺乏生存危机意识教育。进入社会后才深感,这种被忽视的教育真当很有必要。现时的普遍现象,正如上述文章所说的:'刚考上大学,从学校、老师到家长都把新生捧得像凤凰蛋似的,好像考上大学真是光耀门楣、光宗耀祖的大事,并且一再强调:以学习为主,一定要好好学习,其他的事都可以不管。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几年,工作可是我们人生的重中之重。'这是一类成绩偏好的学生,对他们进行生存危机意识教育,将使其懂得成绩好不等于生存能力强,诚如戴尔'卡耐基所言,'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的专业技能,另外的85%要依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要切实重视在校期间的多方面能力培养。还更应使他们认识到,全球化推平了世界,那是站在金字塔尖向下俯视的情境,并不意味着世界从此就是平等的。全球化与中国崛起是创造出了空前多的机会,也有许多企业和个人借机攀上了成功的平台,但是在这个平台上能容纳多少成功者呢?何况比尔.盖茨和孙正义当初也是先从保障自身生存条件起步的,'超女'也是过关斩将靠实力'拼杀'出来的。
对于学习成绩中下的学生而言,生存危机意识教育就尤显必要了。这些学生心里总有那么一种'底线',成绩差就差点吧,以后到哪儿还不能混口饭吃!这也难怪他们不这样想,父母心头的宝贝,衣食无忧的宠儿,哪会意识到什么生存危机?除非在网络游戏中才会遇见,但那是虚拟的啊!正儿八经地对他们进行生存危机意识教育,或许要比其它教育现实得多,易接受得多。你想想,从地球形成至人类出现到你诞生,是多少亿万个偶然才让你来到这美好的世界,你应该珍爱生命好好活一生吧?要想生存得好,总该自己努力,而不能吃爸穿妈啃老一辈子吧?在这无处不竞、无时不争的社会里,你有能耐出人头地当然更好,退一万步也该要有维持自己生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总不会是旷课、网游、睡懒觉就能得到的吧?先把目标放低,为生存而求学,或许会是推动青少年进步的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动力。
生存危机意识的确立对已参与工作的人们也不无裨益。不久前新东方徐小平老师在其博客专栏上公布了一署名'旧杂志'的女硕士生的留言,旨在引起大家对一种'亚生存状态'的关注与讨论。该女同胞学的是法律专业,却一直想成为一名新闻记者,她'读完了硕士学位,却发现工作是如此难找,与自己三年前的期望值可谓相去甚远。忍不住为自己辩解几句,可能是毕业之前大半年找不到工作的恐怖经历导致自己自信滑落,梦里也是自己找不到工作在这个城市流荡的孤独,又害怕漂在北京,所以把眼前的这个工作当成了救命稻草。老板答应为我解决户口,却要求我签5年,真是噩梦连连'。'一直以为自己同一时间只能干好一件事,一直以为能顺利完成答辩取得硕士学位就是胜利,直到深切体会到找工作的残酷才明白原来我这样患有严重忧郁症的人能活下来而没有选择自杀完全是上帝的安排','我痛恨现在这个工作,我又不敢扔之如垃圾。我不情愿的做着我不想做的事。'不知徐老师对此持何观点,我的想法是,倘若头脑中有了生存危机意识,就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好兴趣与工作的矛盾了:先求生存,再图发展;先适应现实环境,再创造条件去选择环境。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身心就不会备受这类矛盾的痛苦煎熬了。还是古人说得好:'千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让我们还是先从'累土'与'毫末'开始吧!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