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这本著作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书中的第一章。在与书名同名的这一章中,谢有顺无疑清醒地阐明了文学写作在当下急需解决的出路。在这里,评论家根据当下文学所存在的现象告诫作家在写作中务必要将现实社会与终极关怀统一起来。前者提醒作家的写作不能凌空蹈虚,自由编造,必须建立在对于生活和现实疼痛认识与虔诚的写作的基础上;后者告诫作家在写作中必须直接与人的心灵对话,将人的内心中最隐秘的宇宙揭示出来。有了这两个基本的原则,作家进行写作才能保持一种不至于混乱和浮躁的写作底线:'文学要从俗世中来,要有坚实的物质外壳。作家呢,要有世俗心,要重视写人记事的合情合理,要尊重生活和经验的常识,最后,还要把作者的这个人摆到作品中去'也就是说,要让灵魂参与其中。文学发展到今天,不仅要反对假文学,还要反对死文学。没有细密、严实的物质外壳,从中读不到来自俗世可信任的消息,胡编乱造的文学,是为假文学;没有灵魂的叙事、人心的呢喃,没有作者性情的流露,没有广大的胸襟,目光短浅,旨趣低俗,襟怀狭窄,是为死文学。这些都是真正文学的敌人。这个观点初看起来似乎有些肤浅,但是恰恰相反,在更多的当下文学创作中并没有坚持这个必要的文学底线。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