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德隆当年,从'梦开始的地方'天山脚下的朋友图片社'出发,闯关夺隘,驾' 三驾马车'入主老三股,指点江山,采'九朵金花'声震中原。时至甲申之春,德隆轰然崩塌,举世惊愕。显然,德隆在公众的眼中是庞大、复杂而又神秘的,从初创到崩塌,期间历经一十八年,事件纷繁,经纬复杂,表象横生,内幕重重,当家的唐氏弟兄一如在雾中行走。韦桂华先生在《一个人的企业》一书中拨开历史的重雾,以九个章节沉着冷静为我们'从历史寻找未来'。
韦桂华先生《一个人的企业》卓越之处在于作者将'德隆现象'置身于全球经济视野和中国文化环境之中去研究,并将'德隆现象'与中国民营经济类现象相结合进行研究,作者在该书的序言中惊醒地认断:'战略空想、资本空转、产业空心,绝非德隆独有,在一定程度上已升展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普遍现象。'
《一个人的企业》一书的更为精彩之处在于:作者对德隆轰然崩塌既有自己独特精到的真知灼见,同时他又不囿于己见,从历史、现实和哲学思考的角度,在《一个人的企业》一书的最后一章中揭示了'德隆迷思'
甲申年总不失为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年。现世惊愕而又影响深远的'德隆事件',无论怎样说也是值得我们反省、回味的事。失败总是难免的,面对失败。我们需要的是:自我反省的自觉和否定自我的勇气。
史如镜,照见你我。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企业界曾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90年代又出现'拼命做大,一大就死'的轮回,从太阳神到巨人,从三株到燕舞,莫能逃脱轮回的宿命。到21世纪,'做大做强'已成各级官员和企业家的口头禅,而选择的路径往往是危险的'先大后强'。结局呢?我们凭着'超越现实的冲动',摊子是可以搞大,也许还未想到做强,也许想到还未来得及做强,就没了,德隆如是。
'献给雾中行走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一个人的企业》,不仅仅中国民营企业家要好好一读,我们的政策制定者、经济工商、学术研究界都应该好好阅读。捧读《一个人的企业》,是否照见自己:面对林林总总的机会和诱惑,而生出的憋红了脸且额头青筋暴凸式的冲动?!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