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安'兰德在《源泉》二十五周年再版前言中说:'它是对青年志气的认可,同时它歌颂了人类的光荣,显示了人类的可能性有多大。'每一代人中,只有少数人能完全理解和完全实现人类的固有才能,而其余的人都背叛了它,这并不重要。正是这些极少数的人将人类推向前进,而且使生命具有了意义'我所一贯追求的,正是向这些为数不多的人致意。其余的人与我无关;他们要背叛的不是我,也不是《源泉》'他们要背叛的是自己的灵魂。'人是天地间的精灵,用易经观点看,在人类精灵中没有一种精神比创新更伟大。正是基于个人创新精神这一点,格林斯潘赞扬作家兰德说:'她使我明白:为什么资本主义不仅是有效率和可行的,而且是合乎道德的。'曾经发表'世界上最牛演讲'、在职场上自我奋斗、创新有为达至极点的甲骨文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森说:'当我还是一个少年时,我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建筑师'那是在读了《源泉》之后。'由于《源泉》这种极其震撼深透的励志教育作用,使作者生前获得了'精神教母'的称号。
作家安'兰德通过专业化的建筑发展创新平台,成功地弘扬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创新精神。在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传统建筑使用的材料是石头、大理石、木头,直到20世纪这种建筑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在20世纪中期,传统建筑被创新的现代建筑取代了。由玻璃、钢筋、水泥、强化混凝土、电梯技术、空调技术和电力照明等构成的高楼大厦这种现代建筑,在世界上是怎么创新出来的?读了《源泉》便会一目了然。在世界上从古代建筑到现代建筑的创新和飞跃,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人成为牺牲品,书中描写的主人公洛克这个角色,他是从牺牲品到成功者的一个典型代表。洛克因为坚持自己对建筑的创新理念而被建筑学院开除,之后他长期被建筑界排斥和打击,但他不是一个情绪主义者,而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他坚持自己的创新理念不动摇,在极度艰难的被'囚'状态中坚持创新,慢慢获取一点一滴的成功。有一次洛克帮一个缺乏高水平设计能力的朋友设计了一个安居工程,他不要任何名利,前提是不允许任何人修改他的创新作品。结果这个设计工程接受了他那个朋友无法阻止的来自政府、建筑界和居民的修改意见,最后由两名建筑师把洛克的创新作品改得面目全非。安居工程建好之后,洛克做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举动'他用炸药包把这个工程炸了。洛克这个无言的举动说明:你这个集体的智慧要否定创新,我这个个人就要毁掉平庸。
洛克在法庭上的长篇证词是一篇伟大的哲学著作。洛克说:'心智是个人的属性,并不存在所谓集体的大脑这样的东西,并不存在所谓集体的思想。由一群人所达成的一致只不过是一种妥协,只不过是从许许多多个人的思想中推断出来的一个结果而已,它只是再次推论的结果。首要的行动'推理过程本身'必须由每一个人来独自进行。我们可以将一顿饭分给许多人来吃,我们却无法在一个集体的胃里去消化这顿饭。没有一个人能用自己的肺来代替别人呼吸,没有哪个人能用自己的大脑代替别人去思考。人类身体和精神的所有功能都是他个人的东西,它们无法分享和转移。'创造者进行发明创造,而寄生虫则剽窃和模仿别人。'人类一直接受这样的观念'听从别人的意见是一种美德,但是创造者恰恰是那个唱反调的人。人类接受的教导是'随波逐流是美德,但是创造者正是那个逆水行舟的人。人类被教育说团结在一起是美德,但是创造者恰恰就是那个特立独行的人。'那些伟大的创造者们'那些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在他们那个时代都是特立独行的人。每一种伟大的新思想总是最先遭到反对,每一种伟大的新发明都被指责。第一台发动机被认为是愚蠢的。飞机曾被认为是异想天开。动力织布机被认为是罪恶的。麻醉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洛克最后说:'是我设计了科特兰德项目,我把它交给了你们,我又毁灭了它。我之所以毁灭了它,是因为它的存在并不是出于我自愿创造的选择'它的形式已经被两个自以为有权进行改进的二手货擅自修改,而他们要改动的却是他们无法创造和没有能力和资格去创造的东西。'你去修改一个你无法创造、没有能力和资格去创造的东西,你是在干什么啊?你是在毁灭创新!因此洛克要把那个毁灭创新的结果给它毁灭掉!
我们来看法庭审判的结果'这个严重的故意爆炸行为,这个肇事者在我们今天中国人的文化观念里,可能把他枪毙十次都不为过'可是一百年前的'美国法律'却宣布他'无罪'!这个故事虽然是一篇小说,但它反映的是美国社会宽容个人、欣赏个人,宽容创新、欣赏创新的制度和文化。这部书在美国的销量仅次于《圣经》,说明美国社会有一种普遍的对个人、对创新的信仰和宽容,说明美国之所以繁荣昌盛的文化支撑正是其个人主义和创新精神。
(陈嘉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