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群星辉映,群雄争霸,个中的精彩毋庸再说。我比较感兴趣的却是三国时代的'战略规划'水平相当得高,丝毫不比现在的咨询公司的水平差。回看那时的谋士的勾画,有代表性的应当有四份,典型代表无疑是诸葛孔明的'隆中对',不仅对当时的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SWOT分析),而且对曹操和孙权以及刘表等作了详尽的解读(竞争对手分析),此外还对刘备阵营明确了定位和行动方针(战略定位和战略实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隆中对'为刘备阵营未来的行进和发展乃至称帝奠定了很好的战略蓝图。另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鲁肃为孙权阵营的战略规划,这一时间甚至比'隆中对'还早了7年,概括起来说就是两句话'曹操不可卒除,汉室不可复兴'。诸葛亮版的'隆中对'和鲁肃版的'隆中对'都预见性判断出未来是三国鼎立的局面,只不过历史验证了诸葛亮是正确的,因为诸葛亮的版本是'曹操、刘备和孙权',而鲁肃的版本则是'曹操、刘表和孙权'。另外两个值得称道的战略规划版本,一个是谋士为袁绍勾画的,另一个则是谋士为曹操撰写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