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中筠,想起鲁迅-《斗室中的天下》书评

  读资中筠新出的随笔集《斗室中的天下》,看到书中谈到的一些事情,我就想起鲁迅来了。第一篇《重建精神的家园》中谈到目前教育界的风尚,'跳到了登峰造极的'物质主义',一切都纳入商品经济,包括本属于精神领域的事物,只有赚钱的功能才被承认。因此文不如理,理不如工,工不如商。文科表面上在发展,却备受限制和歪曲,实际上被视为政治或工商的附庸。'这真是十分中肯的论断。作者举了这样一个例证:

  有一位史学教授朋友曾告诉我:他参加了一次文科教学会议,主持会议的一位教育界负责人指示:'人文要为科技发展服务,没有用的东西少教点!'他只有苦笑。

  看到这里,我就想起鲁迅的一段经历来了。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不想学医学了,想去办一份文艺杂志《新生》,在留学生中得到的反应却很冷淡。当时的情况,他在《〈呐喊〉自序》中说:'在东京的留学生很有学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业的,但是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这事周作人在《关于鲁迅之二》一文里说得更详细些:

  其时留学界的空气是偏重实用,什九学法政,其次是理工,对于文学都很轻视,《新生》的消息传出去时大家颇以为奇,有人开玩笑说,这不会是学台所取的进学新生(即新考取的秀才)么。又有客'仿佛记得是胡仁源'对豫才说,你弄文学做甚,这有什么用处?答云,学文科的人知道学理工也有用处,这便是好处。客乃默然。

  在发表文科'有什么用处'的高论之后二十年,1926年,这胡仁源当了两个月教育总长'教育界负责人。想不到一个世纪之后的另一位教育界负责人也发表了这样的见解。真可说是日光之下无新事了。

  资中筠在她的书中的另一篇文章《大学文科向何处去》里,说了她的意见:'人文则不那么实用,而且不应该那么实用。'她说,以'有什么用'为标准来衡量,'这次会上不断提到的那些清华引以为骄傲的大师们所做的学问,或赖以成名的著作,都经不起一问。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钱锺书的《管锥编》既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也不能对领导人决策提供参考,如果现在申请课题大半得不到批准,何况这些都是毕生积累的成果,不可能限期完成,限期'结项'。

  资中筠还说到有人'动辄以'五千年文明'自诩'。说到'五千年文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有过若干项目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的。记得五十年前《人民日报》每天的报眼上都刊登出一张照片,叫做'中国的世界第一',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项,足以自豪。惟独人权这一项,却不好拿五千年文明来自豪的。不说五千年,只说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的两千多年,旧中国的文化传统就是皇权主义、专制主义和承受这一方面的奴隶主义。在我看过的书里面,这问题说得最好的是鲁迅。他在《灯下漫笔》这篇里说:

  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说起这几千年来的人权状况,鲁迅概括说,不过是这样两种时代的互相交替: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至于说还要这样走下去的话,却真令人不寒而栗了。鲁迅是不赞成再这样走下去了。他说,'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资中筠的这篇,写的都是些近事,却可以拿来印证鲁迅在七八十年前甚至一百年前说过的话。这也足以表明鲁迅在思想史上的地位了。资中筠这篇的副标题是:'还是要接着'五四'精神的茬走下去'。我十分赞同她的这个意见。

为您推荐

读资中筠,想起鲁迅-《斗室中的天下》书评

  读资中筠新出的随笔集《斗室中的天下》,看到书中谈到的一些事情,我就想起鲁迅来了。第一篇《重建精神的家园》中谈到目前教育界的风尚,'跳到了登峰造极的'物质主义',一切都纳入商品经济,包括本属于精..

把生意做成娱乐 把娱乐做成生意-《首席娱乐官》书评

  电影看得多一些,常常认定一个死理:电影没有也不需要十全十美;一部电影有一二点是出色的,是独特的也就够了,就足以使这部电影成为名篇,成为市场宠儿。如果有两三点都是出色的,那不得了,就可以成为百年经典..

锱铢积累,披沙炼金-《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书评

  该书是国内第一部关于网络媒体十年发展历程总结性的著作。虽然是仅仅的十年时间,网络媒体的发展却经历了辉煌与坎坷,跌宕起伏,动人心魄。由于网络自身的特性,在十年发展过程中,技术更新日新月异、大小..

绕不过去的休谟-《休谟的政治哲学——政治与法律思想论丛》书评

人类必须遭遇的新命运-《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书评

  早从200多年前以来就被康德、马克思、尼采等预测并不断被人们认为已经开始、已经成为现实的'全球化',终于发展至今天的'世界帝国'理论、'世界主义国家'理论,难道今天已经到了谈论'世界主义的国家体..

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全球化之舞:向海而生的中国企业》书评

  王育琨先生以学者的智慧、研究者的深邃、爱国者的热情、旁观者的冷静长期跟踪研究这些企业和事件,以全球视野为我们捧出了《全球化之舞》这样一份精神大餐。   书中选择了华为、联想、海尔、TC..

富国俱乐部还是全球治理中心?包容亦或排斥?-《八国集团与中国》书评

  篇名中所提到的问题,究其探讨的本质,正是目前国际国内都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G8(八国集团)的国际地位、作用及其与中国的关系和发展态势。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访俄,与参加峰会的G8成员国中的五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