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通俗小说是否值得花几个小时去拜读?翻开《数字城堡》第一页前,我仍暗自思忖着。半个小时后,我已经沉醉于阅读快感中欲罢不能。
作者丹'布朗以破译一个可以产生国际影响力的密
码来布局,这一基点已为小说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因为有关密码的故事本身就是极富吸引力的。自古代凯撒最早使用密码以来,围绕着设密与解密的密码演化史已成为无休止魔道之争的典型版本。丹'布朗的巧妙构思是从高科技的最新进展开始的。在电子邮件时代,各国间谍、恐怖分子通过互联网传递情报时,纷纷采用公开密钥技术给自己的邮件加密。布朗设想,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为破解密码而斥巨资建造了一台万能解密机。由此作者巧妙安排了一起突发事件'
一个周末,NSA密码破译部主任苏珊'弗莱切被副局长斯特拉斯莫尔因紧急任务召回国安局。她被告知一个惊人的消息:万能解密机已运行了十多个小时却无法解开一个加密程序'数字城堡。程序设计者远诚友加曾是她的下属,因为不满国安局用万能解密机阅读所有人的邮件愤而辞职,并试图把万能解密机的存在公之于众。然而,他的宣称却不为人们所相信。于是,远诚友加设计了一个报复计划:他把编写的这个据称永远不可破解的程序加密后放在因特网上供人下载,并对自己保留的密码进行公开拍卖。除非NSA向世人宣布万能解密机的存在,否则他将把打开数字城堡的钥匙卖给出价最高的人。'明天中午就是最后限期。一旦技术落入他人之手,那从现在到永远,每个密码都是解不开的。'只要他出事,作为第三方的诺斯'达科塔就会公开发表万能钥匙。'苏珊还被告知远诚友加当天上午已死于西班牙的塞维利亚。
事情已很清楚,为了不使万能解密机变成一堆废物,需要彻底销毁远诚友加与诺斯'达科塔的密码,不让任何其他人得到。苏珊的未婚夫戴维'贝克比她稍早,已被派往西班牙获取远诚友加死后留下的密码。而苏珊被召来是要通过追踪诺斯'达科塔的匿名电邮地址,找到并抓获他,不使密码外露。于是,故事按两条主要线索叙述下去。苏珊与贝克两人各自在扑朔迷离的情境中经历了险象环生的一幕一幕'
围绕贝克展开的情节,叙述了贝克如何历尽艰辛寻找远诚友加手上少了的戒指及如何摆脱神秘杀手的追杀。阅读中虽然会为其中几处横来妙笔会心一笑,但总觉得这部分的情节设置有些俗套,又太过巧合,还感觉这部分故事被拉长了,或许是因为这一线索要与另一线索齐头并进的缘故吧。
真正使小说出彩的是另一条线索上的故事。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向苏珊也向我们读者展开。我们面前被抖开了第一个大包袱是:斯特拉斯莫尔根本不想销毁而是想得到密码!卖个小关子,猜猜看,其用意何在?原来,斯特拉斯莫尔打算得到数字城堡的密码后,破解数字城堡,对它进行一些改动,随后故意放出万能解密机存在的风声。因为其它解密方法都瞒不过万能解密机,而只有数字城堡是不可攻克的。这样,一夜之间,数字城堡就会成为新的加密标准。没有人想到数字城堡后门的存在,这样NSA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轻松解开任何一个密码。
读至此,我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好巧、好毒辣的方案。不过,且慢。小说才进行了三分之二,更大、更绝的还在后面'继续读下去,你会感到这不单是智力的角斗更是心理的较量,你会为随后跌宕起伏又出乎意料的一个又一个悬念而拍案叫绝。而对于读者可能产生疑问的地方,作者早已预料到,并填补好。于是在作者极为巧妙的叙述方式中,读者被引入他已设好的一个又一个圈套,直到最终才恍然而悟。更值得赞叹的是,作者鬼斧神工的情节设计显得合情合理,在掩卷品味中仍然经得起推敲。
小说值得回味的另一方面是作者所探讨的主题。丹'布朗在出版这本书时曾介绍说,《数字城堡》的灵感来自于一起真实事件。几年前他在新罕布什尔州一所学校教书时,他的一个学生在给朋友的电子邮件中说他非常恨克林顿总统,真想一枪杀了他。结果,几个美国联邦特勤局特工,以威胁国家安全为名,带走了这个学生。由此,丹'布朗开始对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之间关系问题进行思索,并在《数字城堡》中提出并探讨了两者间的矛盾: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孰轻孰重?如何平衡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公民为了使一些坏蛋不逍遥法外,需要牺牲自己的隐私吗?还是每个人都有权保守秘密?我们能以国家的名义随时随地对任何人进行监视吗?谁来监视监视者呢?'一连串值得深思的问题。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