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一斑而见全貌-《逃离外企》书评

  曾经,在大多数人眼里,能到外企工作意味着高薪,意味着你高人一等,意味着不单你自己风光,而且你的父母亲也可以在朋友之间风光无限。

  即使现在,外企仍然是很多'天之骄子'的首选工作对象。有新闻报道,中国大学毕业生,能够进入外企工作的比例不到1%,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微妙心理:外企要高于本土企业。

  可是,外企自从来到中国,就在国人面前立起了一道高高的墙壁。它只在墙壁上开一扇小门,而且拔地三尺,高高的开在墙壁上方。由于门槛太高,能跨入这扇门的,就只能是那些精英中的精英,人杰中的英雄。

  站在墙壁外面的人,就只能望门兴叹,偶尔想象一下高墙内部的另一种'人上人'的生活,然后叹一口气,摇一摇头,面带愧色转身而去。多少年来,能够跨进高墙内部的那些精英,似乎很少再从那扇高门跨出来。于是,里面的一切,就像皇宫大院一样,显得神秘莫测,不可捉摸。

  现在,那扇门虽然还是高高在上,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从里面'逃'出来。逃出来的人不乏文采飞扬的人物,于是就有了《逃离外企》这本书。作者俞雷,曾在多家跨国企业任职,有着超过12年丰富的市场营销和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却在'尘埃落定'之时,逃离外企,并以自己的经历和视角,向大家公开了一些不为大众所知的外企内幕。

  一是年龄普遍集中在30多岁,二是职位普遍集中在中层,三是集体趋势性跳槽。这个现象背后的实质,是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人才战'加剧的一个具体表现,也更体现了外资企业中的经理人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再思考和再定位的过程。

  在该书的营销方面,俞雷采用时下最热门的博客营销,在其博客上发布封面、征求传销意见,发布精彩章节,在其博客中,他这样分析市场环境:

  1)在现今图书市场,一本立意和视角新颖的关于讨论职业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书将有着巨大的读者群,它会涵盖入职0--20年的人士以及行将就业的大学生。

  2)必须寻找出写作方式和推广方式的差异化,不能以教科书的方式去写,也不能光以教条去教导读者--而应该让读者参与其中,让大家一起来讨论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既大众又富有个性化的主题。

  读完《逃离外企》这本书,在我脑子里留下这样几个有趣的名词:擦皮鞋,藩篱及透明的天花板。三个词大概能概括出全书的主旨。但这本书并不是在向你介绍'办公室政治'或者'500强入职面试指南',俞雷船长想说的是:逃离外企并不是对职业生涯的自我否定,而是涅磐,是一次再生。



为您推荐

真正的中国武林是什么样的-《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书评

  小时候看武侠小说、武侠电影,看到那些人飞来飞去,你总相信这些是真的。其实你是看不到,但你真相信古代有人能够隔空点穴,一跳跳上几层楼。到长大了之后,你就发现,这些原来都是传说。   今天在国际的..

真正的媒体人:泰德·特纳-《泰德·特纳传》书评

和艾斯卡、布隆伯格、雷石东等人的故事一样,美国人总是喜欢从悲剧开始切入故事的主题。美国畅销书作家肯'奥莱塔也很在意他心目中的伟人。他在《泰德'特纳传》开篇就报道了美国传媒大亨泰德'特纳人生..

书摘-《高纬度战栗》书评

找,是应该的。不找,是不行的。中国的干部太多,密密麻麻,乌乌泱泱一大片。你不去找,不去接近上级,就不可能进入他们的视线,他们就看不到你。不管你怎么努力,怎么廉洁,怎么出色,都有可能被埋没。因此,在一定阶段前..

资金的骗术-《庞兹的骗局:一个金融奇才的真实故事》书评

在城市中艰难地生存-《高兴》书评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2年底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的农村人口为2820万人,他们的人均纯收入为531元。但以627元这个标准来衡量,平均下来一天还不到2元。如果把这个标准提高到1000元,也就是每天消费..

唯有用你的心灵才能真正看得清楚,眼睛看不见的才是对你最需要的-《将心注入》书评

  如今的社会,已经习惯于把所有的成功都归于传奇:聪明绝顶的人,灵光一闪的创意瞬间,如期而至的财富。成功背后的经历,不过是背景中的佐料,让舞台下流着口水的观众艳羡不已。   与此不同的是,更多的商业..

需求创新,创造新的增长?-《微利时代的成长》书评

  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里提到:企业的基本职能只有两个,就是创造顾客和创新。   在产品为中心的增长模式中,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开发产品,推向市场。这一点仍旧十分重要。但随着产品差异化的缩小。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