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贯中西的香港散文大家董桥说:'文字是肉做的。'
就是说,如果把一个个字和词大卸五块,捣成泥,调为浆,加上生活阅历的调料,我们应该从中吃出喜怒哀乐种种情味来。在撕咬、咀嚼、反刍中,文字应该不再是单纯的笔划和符号,它们是肉做的、真正感性的美味。
所谓咬文嚼字是也。
董桥的书给人的感受是,如果你是喜欢文字的人,那么当你开始烦躁的时候,当你对文字失去了那种清澈的感受的时候,当你迷失在语言文字的陷阱的时候,你应该读一读董桥。这样你会冷静下来,你的心智也会回复清明。董桥的这些文字既明确的教导你怎样对待文字,同时又做出了最好的示范,写得规范而典雅,于是就有了一种力量,让读它的人对文字本身具有的魅力恢复信心。
' '请看董桥《文字是肉做的》是如何让人对文字本身恢复信心的:
1、写文章用错字往往大杀风景:"罗密欧奔过去抱住朱丽叶,及深深地吻了一下她。"这里的"及"字简直成了讨厌的第三者了;不如连"并"字也不用,再删掉"地"字,景象自必更为动人。
2、"樱桃红了,芭蕉绿了"是理性的陈述;"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却是感性的创作。
3、写文言像文言,写白话是白话,那是基本功;文白夹杂而风格自见,那是造诣。
4、汉江大学的周汉生的《明清之际文人工艺观的转变》,发现文字不仅完全符合内地"进步语文"的规格,而且处处流露出作者深厚的国文根基;新旧语言交互映辉,古今思维融会贯通,确是很好的一种中文。"不过历史上的文化从来都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产物;而知识分子也总是一定文化的载体。"除了用"载体",传统中文没有更贴切的词语。"不少有影响的士大夫文人也对'进道之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李流芳、钱大昕之于刻竹,高凤翰之于刻砚。"这是白话里透出的古文韵味。"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曹雪芹才萌发了一种从动机上看与当时英、德、澳等国出现的贫苦儿童教育十分类似的残疾人技术教育思想。"长句而文理居然一清见底,那完全是方法概念不含糊之功。
5、文章写到文白夹杂有致,非数十年浸淫不办。文章有二忌:一是白话中的文言字用得突兀;二是用错字。犯此二忌者,往往不是死在什么高深之字里,而是浅白的字害人。
6、《文字是肉做的》P9中有改写香港中文大学高锟的一段话,原文是现下报纸杂志上的翻译体,而董氏之改文实在漂亮。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必须具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保持其地位不失,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乃为人力资源的素质,因为经济活动仍靠人来进行,现代的科技也需要良好素质的人力来配合才能对提高工商业的竞争力发生作用。
改文:
香港是国际商业大都会。为了保持这个地位,香港需要有强大的竞争能力。在国际上争一席之地殊非易事,提高人力资源的质素因此更见重要。经济活动靠人才;现代科技也靠人才;人力质素提高了,香港的工商业才会具备强大的竞争能力。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