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上)》赚尽了我的眼泪,当时只觉得真正是应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余华笔下小人物的命运,他们的悲欢离合,往往异常脆弱。或许我们看这样的书是为了在酒足饭饱之后洒一把不值钱的同情之泪锻炼久以僵硬的神经,然后感慨命运的冷酷和自己繁荣生活的虚伪,再然后,继续虚伪的繁荣下去,甚至还有些侥幸。
让人绝望,让人看过不敢再看,都可以称得上悲剧吧。觉得《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就达到了这样的效果,但是更觉得这两本书不仅仅是悲,而是悲悯。
而《兄弟(下)》老实说,我并没有很认真地阅读,对于文中大段对'处美人'、'保健品'的描写更是一目十行。但宋钢的善良依然让我流下了眼泪,那是一个人与一个时代之间注定失败的战争。
感觉余华所谓的'窄门'在下部里向我们敞开。我总觉得他试图在嬉笑怒骂和插浑打科之间描写世态众生,事无巨细到了TOTO马桶。而穿插其中的主人公命运起伏也因为这些琐碎但不平凡的描写变的没有跌宕感,也就失去了让人眼泪夺眶而出的冲击力。或许这就是那些期待流泪的读者失望的原因吧。
但我觉得余华是在突破,虽然不甚成功。
再不能互相依靠而自谋生路的兄弟,为心爱的女人挣扎争斗的兄弟,以为一刀就可以两断的兄弟' 变化的社会人心,哥哥和弟弟之间的感情在金钱、爱情、欲望面前会变成怎样?人性在在金钱、爱情、欲望面前会变成怎样?我想《兄弟(下)》已经给出了答案,尽管最后宋钢用死来表示对这个答案的拒不接受,但是事实毕竟摆在眼前。
这也是我觉得余华突破的原因,他试图展现整个时代,试图将人物摆在一个大的背景下来描写,更试图探讨一个关于人性的永恒话题。这就是他的窄门和窄门里的众生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