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记忆会消失,即便那是美好的;有些则会一直留下来,即便那是不美好的。
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是在一个坏时代,或者一个坏的过程中。但其实,如果真的是在一个坏的过程中的话,那时候已经是无法思考了,无所谓好,无所谓坏。
《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是村上龙在 1976 年写就的作品,也是他的处女作,那年他 24 岁。在经历了短暂的摇滚乐队生涯之后,写作成为他另一种表达方式。而一般来说作家第一部作品,很难不跳出半自传性质的结果。
即便是后来的想象,他也无法得出'我'在书中的生活的价值,'我'和一帮人住在一起,从开始到结束都处在晕晕乎乎的过程中,这帮人有男有女几乎全部都是青年隐君子,并且还维持着看上去很滑稽的恋人关系。嘿,所谓恋人,就只是在扎针的时候帮助找血管的那种人',并且经常因为飞得过高而鲜血直流全身发冷。
亚青年文化中特有的潮湿、阴暗、晕眩和不明的愤怒,在村上的笔下却格外的利索,不拖泥带水。微微颤抖的蟑螂、粘粘糊糊的洗碗槽、粘满各种各样的液体的看不出颜色的地毯'如果说有人觉得这很酷,那真的是太扯蛋了。没有人觉得酷,'我'和'我'的朋友们几乎不进行思考,关于未来关于政治关于恋人或者其他的什么鸟事。毒品的作用不会包含这些,它除了让你飞一下,不会附带任何东西。
在一次飞得太高的过程中,'我'突然觉得这样的生活应该结束了,所谓的坏时代,只不过是从自己的想象开始,又从自己的想象终结的,未来并不是那么刻薄的存在的,它也可能会是比较具象的美好,它可能就是蓝色的,纯净的、近似于无限透明的蓝色。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