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需要的责任是什么样子的?极端的爱和极端的恨,好象都是缺乏理智的想象;但身在其中的,那些拼命去爱的和拼命去恨的人,他们的情感,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
老海明威说:努力写出下一个真实的句子',但有多少人会认真的写着每一个句子?就象本哈德'施林克一样写。太多的人玩世不恭,甚至认为这是种个性,对现实的想象并没有存着哪怕一点点的感动,所以也对责任深恶痛绝。消费主义被堂而皇之的描述为'促进内需',孩子们内省的气质被装腔作势的文艺青年派头所取代,随便的发表扯蛋言论被认为是美德'但责任的意义,又岂是假装看不到能解决的。
这本书要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的话,就是'清冷'。米夏和汉娜的爱,交织着过去和道德的荒诞,极端的对立使得小说冷峻而锐利。15岁和35岁的爱,国家和国家的恨'在15岁的时候性爱的欢娱也许无法被理解,在25岁的时候对国家的罪恶也可能是无法被理解,但这并不表示,这就不是一个不认真的人生。虽然这样的人生,并不是那些貌似玩世不恭其实脑子里空无一物的人所能认识的。
所以尽管米夏其实并不需要为这一切而负责,为青春期的肉体欢娱、为第三帝国的灭绝政策负责,但他仍然严肃、庄重而且内省的思考这些东西的意义。如果说爱就是理解,可为什么米夏再次见到汉娜的时候,却又感到迷惑?如果说恨就是不被理解,可为什么第三帝国的将军们对犹太人的研究又乐此不疲?
不可避免的有许多的事物都是在错误的轨道上走着错误的路线,有时候人们知道,有时候人们却并不知情,在米夏的人生里。他对汉娜的爱,夹杂了太多密密麻麻的网格。并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这样。可也不是每个人都会象米夏一样的努力去思考,到底责任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对恋人的责任,对过去历史的责任。它们象梦一样到来,却又那么真实。
小说的语言描述是典型的德国风格,简练、冷峻、坚硬,没有感叹,没有诸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样华丽的句子,有的只是在朗读的过程中,隐藏在话语里的人生:人终究是要长大的,而在那一天,责任也即将到来。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