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这是一个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令人称羡的黄金时代。贞观之治几乎成为唐宋以后治国实践中理想境界的代名词。贞观之治的历史魅力到底是什么?其中一定有唐太宗的英明神武,有文武群臣的贤良忠直,有历史赋予那个时代特有的英雄气度,有让人有所感悟却又难以说透的历史智慧。 '本书描写的就是唐初君臣如何开创贞观之治的历史进程。本书与即将播映的三部以唐代'贞观之治'为主题的电视连续剧相呼应。全书以作为中国历史上'圣君'典范的唐太宗的成长和贞观君臣的治国实践为主线,以隋唐之际英雄群体的人生际遇以及他们如何汇聚到开创贞观之治的历史洪流为基本内容。本书定位为大众历史读物,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场景,细腻的对话,相得益彰的插图,采取历史纪实文学的写法,力图把深厚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读物。
' 有关贞观之治的这段历史,在中国人的历史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传统的演义小说如《隋唐演义》、《说唐》等长期在民间的流传为基础,随着即将开始的相关电视连续剧的热播,这一时期的历史将引起人们更大的兴趣和关注。
'贞观之治的历史内涵,只有回到历史环境中去探询。当我们仔细研读史料,回望一千多年前的这段历史的时候,总是能够感受到那种特殊的历史魅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经战乱的百姓对新王朝充满信心。尽管唐太宗即位之初'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既有内忧又有外患,灾荒的严重程度到了一匹绢才得一斗米,但是'百姓虽东西逐食,未尝嗟怨,莫不自安'。等到贞观三年(629)年成稍有好转,流亡他乡的百姓都纷纷回到家乡,竟无一人逃散。其根本原因是百姓对政府有信心,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到贞观四年打突厥,那是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一场战争,唐朝的取胜,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因于百姓对新王朝的一种期望,一种信心。是老百姓的高昂斗志赢得了这场战争。 '二是贞观初年政治上的得民心。也就是说,实行教化、轻徭薄赋的政策,是天下大乱之后的正确选择。全国上下都有着为国家着想的积极意识,皇帝为民担忧,励精图治,崇尚节俭;老百姓也替皇帝着想,理解政府的难处,即使四处逃荒逐食,也安分守己,不把怨愤发泄到政府和皇帝的身上。这样,即使经济上还有严重的困难,社会秩序也不会乱。只要经济形势一旦好转,很快就能够恢复社会的安定。三是唐太宗在政治上有全局观念,常常因为某一件具体事情,而想着把一类事情办好。他心里装着老百姓,他深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同时,能够严格约束各级官吏和王公贵族,严惩贪官污吏。他有着大政治家的风度,所谓'得帝王之体',在夺取了政权之后,没有将原先反对自己的力量完全排斥,而是对他们大胆任用,把优秀的人才放到重要的岗位上。正是由于唐太宗在思想上和实践中的这些做法,才使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迅速稳定下来。四是所谓'贞观之治',不仅应包括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还应当包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说明,在新王朝建立之初,只要路线方针正确,政策得民心,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还是比较容易达到的;但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更需要时间,经过大动荡大破坏之后,需要有相当长一段时期才能恢复元气。贞观三四年间局部地区的丰收,并没有完全扭转生产凋敝的局面。是经过'频致丰稔',也就是连续多年的丰收之后,才出现了米价下跌、粮食充裕的大好形势。 '书中表达的许多观点和对材料的取舍,都尽量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力图体现唐史学界几代学者关于贞观之治研究的积累和心得。许多问题在学术界原本就存在着分歧,而故事只能按照一种理解讲。对一个故事,一个场景,乃至一个细节的讲述,看似不经意,其实在这讲述的背后,蕴含着对许多问题的深入讨论和思考。例如,为什么只有李渊才能结束隋末的动荡,最后统一全国?李渊与所有隋末群雄相比,到底有什么优势?贞观一朝为唐代和整个中国历史留下了什么?
' 本书既不同于史学研究的论著,也不同于根据传世文献用现代汉语改编的普及读物,当然更不同于纯粹的历史小说或戏说类影视作品。对于如何掌握和考辨史料以及在吸收研究成果、构思故事情节和文字表达上,这种写法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