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图学史-《中国地图学史——培文书系·人文科学系列》书评

  翻开墨香扑鼻的《中国地图学史》,满眼都是发黄的地图,讲述着先辈们的故事。

  中国地图学至少在西汉就已经发展成形,并一直延续到清初,从清初起中国地图学开始西化。

  欧洲地图学的传入,首要的功劳还是归于传教士,其中大名鼎鼎的是利玛窦。利玛窦相信,要让中国人信仰基督教,必须靠间接的方法,如依靠欧洲的科学成就,而不是直接挑战中国人的价值观,地图学就是一个重点。于是,在明万历十二年(1584),利玛窦应肇庆知府的要求,绘制了这幅名为《舆地山海全图》的世界地图。他把中国特意画在地球中央,并用中文注上各国的宗教仪式和基督教神迹,标上南北回归线、子午线和赤道。

  《舆地山海全图》潜藏着一个危险,就是它挑战了中国人天圆地方的世界观,挑战了惟我独尊的帝国观。天下怎么能是圆的?帝国怎么这么不起眼?这样的问题如果上升到政治高度,是极其危险的。因此,利玛窦一直未敢亲自呈送世界地图,或许他明白在专制国家里是没有纯粹学术问题这一说的。幸运的是,它并没引起任何政治麻烦。万历二十八年12月21日(1601年1月24日),利玛窦到达北京。他指导在工部任职的李之藻,学习组织地图空间的托勒密体系,绘制了大到6平方英尺的《坤舆万国全图》。皇帝见后很喜欢,下令用12幅丝帛织成全图,装在6对大屏风里。晴空万里,一如利玛窦的心情。

  利玛窦的《舆地山海全图》投入中国,与其说是一张世界地图,不如说是为封闭的帝国,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的窗,一扇通向未来之门,可震撼之余,好像也没什么改变。中国现行的世界地图,依然延续了他当时为讨好皇帝所作的改动,还是没有与世界接轨。

  一张地图,更像是一个窗口,张望出去,联结过去与未来。



为您推荐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

《汉学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著名汉学家杨联陞自比为汉学的看门人,其学术书评驰誉学界。本书辑录了杨先生60余篇中英文书评,所评皆为名家代表著作,内容遍涉语言、官制、考古、地理、边疆史、文学史、科技史、经济思想史、书画史、佛教史、史..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书评集》内容简介|作者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是“80后”著名书评人许骥的书评文字的结集。其书评文字散见于《书城》《中华读书报》《《书屋》等各类报刊。其文字简洁明快,能直入作者以及图书的核心部分,受到作者以及读者的好评。本..

《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公之于世。国家为了制止珍贵文物继续流失,把馀下的敦煌遗书交给京师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保管收藏。1922年,陈垣先生主持整理《敦煌劫馀录》;1929年,胡鸣盛、许国霖先生对这些敦煌遗书..

《书目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信息大量电子化后,传统的图书受到挑战,现代生活方式的大量开掘,也令传统的文化接受形式有些黯然。图书,曾雄霸天下的文化产品,如今也在现代商品的冲击下有些危然自立。然而,确信者自当确信,无论人类怎样使用高科技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