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迪南:如何看待校园写作发烧-《萌芽》书评

  据媒体报道,湖北汉口一位姓张的母亲无意间在女儿小戚的房间里发现了一个笔记本,她好奇地打开一看,发现里面记载的是女儿洋洋洒洒数十页编写的一个'荒唐'故事,其中不少是少男少女'谈情说爱'的片断。

  '我真想一把火烧了。 '张女士当时看完很气愤。

  小戚解释:'我们同学中间很流行写小说,不少人物的原型就是生活中的同学,有的都写了好几本。'据小戚介绍,她班上50多名同学,约有1/3的同学有写小说的经历。男生喜欢写武侠、科幻,女生则喜欢写言情和侦破。

  '不过,我们都是偷偷写,私下传阅。'小戚怕父母知道发火'老师也不鼓励。'

  但对于遭遇到的阻力,小戚不以为然'其实,我写的这些男生女生间的情感,只是我们的幻想。而且我也知道,我们的任务是好好学习。'

  我们听惯了类似这样的故事,在全国究竟有多少像小戚和他同学这样的学生,尽管无法统计,但从青春文学的风靡程度可见一斑:以郭敬明为代表的'青春文学派'动辄发行几十万上百万的市场记录不断地在低靡的图书市场制造奇迹。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分析,这一代人被如此广泛地集合起来,源自一些简单的因素:首先人是环境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流行言情、武侠的社会,就会有写武侠、言情的孩子;其次出现了一批中学生写作成功的榜样,譬如郭敬明、春树等,他们的名利不由自主地使这些学生心动;第三是写作有市场,有可能产生利益,让学生觉得与其辛苦读书谋出路还不如努力写作寻找捷径;第四是他们有成名的欲望;最后一个因素是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很大,让人感到生活很乏味,因此他们想改变这种状况,而写小说就成了他们宣泄内心压力、放逐心中梦想的最好方式。

  校园写作的春天

  '《萌芽》从1995年改版到现在整整10年了。'

  《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先生回忆,10年前,他刚到《萌芽》担任主编时,它还是一个文学类杂志,读者群主要是中年人。当时由于文学逐渐边缘化,因此《萌芽》的读者以及投稿的作者很少,据悉,发行量才一万多份。当时的学生应试压力很重,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少有学生读文学杂志,他们的文学写作也不常见。

  当决定《萌芽》改版,面向高中生和大学生,让赵长天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的重新定位竟开辟了一个文学的新局面。

  但 '找不到好文章'就成了赵长天随之而来的苦恼。'改版后第一篇文章是我约苏童写的,当时考虑到他是一位年轻作者,小说《红高粱》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在全国也很火,反响非常大;另外小说可能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体裁。很快发表达苏童写的《表姐来到我们村》,但是后来发现不行,中学生还是不喜欢看,他们认为跟自己的生活有距离,根本不看。'

  '寻找文章和作者的过程很困难。'赵长天回忆起10年前的情况如此概括。他发现十几二十来岁的青少年很少有搞文学写作的。

  为了把《萌芽》办成学生喜爱看的杂志,为了寻找作者,寻找好文章,'新概念作文大赛'应运而生了。

  1997年,《萌芽》联合几家大学共同举办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有4000人参加,凭一篇文章就能进大学,这个比赛立刻引起社会关注。第二届有一万多人参赛。而到现在,有七八万人了。

  看到今天青少年文学写作的这个局面,赵长天很感慨:'这10年来,文学写作的变化很大,《萌芽》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很难估量,但肯定会有一些影响。'

  赵长天说,现在自己再也不用为稿源犯愁了,喜欢文学写作的学生越来越多,从《萌芽》的发行量就可以明显看出来,它从原来月发行量一万多份到现在的50多万份,读者也转变成了高中生和大学生。至于投稿的人数从每月的一二百份到现在的几千份,投稿量起码是10年前的10多倍。而投稿的差别也很大,现在《萌芽》的主要作者基本都在30岁以下,尤其集中在大学和大学刚毕业,中学生占用稿量的1/3。

  可是来稿的中学生并不少,只是因为他们的生活面比较狭窄,主要就是读书考试,而大学生因为接触面要广一些,写情感比较丰富、复杂一些。所以采用的机率也要高得多。

  怎么看待校园发烧写作?

  评论家张柠认为,如果他们真的是在写小说,我们应该支持这种审美创造行为。问题是,他们真的在写小说吗?是不是什么人都能写小说呢?瞎编一些男欢女爱、武打破案的故事(story)就是小说(novel)吗?三分之一的中学生在写'小说'?我看,与其说他们是在写小说,还不如说在勤工俭学。他们的目标应该是《故事会》、《龙门阵》,而不是真正的文学期刊。今天的出版商对长篇'故事'(而不是真正的小说)非常感兴趣。因此,这不失为一种打工的好办法。

  评论家张闳也持相同看法,学生写小说,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好的。但并不太关注。少年人标新立异、尖叫、恶作剧,等等,无论好事坏事,无非是要吸引别人的注意。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刻意去关注他们,听其自然。就算是坏事,实际上也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青春期一过,多半就没什么事了。

  文学理想国还是写作白日梦

  是什么制造了校园写作风?学生写作的动力和动机是什么?

  赵长天分析,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文学本身是有魅力的,年轻人对文学有一种亲近感,他们有理想有幻想,而文学会给他们的幻想创造一个环境,通过文字表达想像世界想像未来。这种写作过去被割断了,这几年来,年轻人重新体会到了文学的魅力。

  其二,在商业社会里,文学的商业化,使得它带有功利性,写作变成了一条出路,当然在过去也有,但文学在商业化的环境下,宣传得更强烈。过去作家有名,但是稿费很少,可现在郭敬明能入'福布斯排行榜',这对年轻人也是很大的动力,他们认为这是成名发财的捷径。

  张柠指出,所谓的'青春小说'在市场上的成功,正是这种所谓小说热的推波助澜者。他们拓宽了读者市场,抬高了文学图书的码洋。郭敬明、韩寒(还有一些老作家)等故事生产大户,就是文学市场的风向标,也是文学贸易的探路人。如今,这一文学贸易信息已经传到了中学生那里,于是,文学作坊如雨后春笋。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现象,看成是中学生厌恶应试教育而产生逃跑心理的表现。

  更多的受访者认为学生的这种写作与文学无关。

  '现在的学生是否有所谓的'文学梦',我很怀疑。他们梦想成为托尔斯泰或歌德吗?实际上他们对此所知甚少。他们知道的无非是那几个在名利上刚刚获得成功的兄长或同龄人,这跟追星没有什么两样。最近正风靡的'超级女声'也是同样性质的文化现象。他们并非去投身歌唱艺术,而是想在电视上露个面,以求一夜成名。这种赌博心理,跟文学和艺术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只想着成功。'张闳尖锐地指出。

  孙云晓说,孩子的写作行为完全是环境使然,按说他们已经很累了,为什么还愿意写作呢?最好的解释是他们能在写作中找到心理平衡。

  '这实际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现象,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复杂的社会环境造成的。'

  他解释,一个班上也许有1/3的学生在写小说,但这1/3的学生里不可能都想当作家,他们的写作行为是社会的压力、生活压力、社会影响的后果和反映。

  这个时代是文学走向边缘化的时代,是多元化时代正常的现象,中学生出现不能视为一个单纯的文学现象。

  根据赵长天描述,10年前或更早以前,校园写作还不常见,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文学热跟现在的校园写作有什么不同呢?

  张柠说,前面是思想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人们一二十年都闭着嘴巴不敢说话,后来突然解禁了,所有的人都在张开嘴巴尽情诉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思想解放刺激了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支持了思想解放,两者是良性的相互激励关系。今天是市场冲动刺激了文化产业(包括些小说和电视剧本),文化产业开辟了新的市场,就精神和思想领域而言,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关系。

  今天是一个噪音的时代,工厂机器的声音、打桩机的声音、广告的声音、歌星的声音,文化产业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叫卖声,乱成一片。我们缺少噪音吗?在这种噪音之中加入一些'奇幻'声(像日本的动漫)、'言情'声(像韩国的连续剧),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今天需要的是'消音器',消除噪音,增加真正有意义的声音。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声音,正是文学创作和人文学科研究要严肃思考的问题。

  谁能抓住那千分之一的机会

  赵长天对学生的写作热情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他认为学生喜欢文学写作对表达的培养、修养的提高很帮助,同时能丰富自己的学生生活。学生不是整天要拿着书,应该有他自己的兴趣,因此从这一点看来,喜欢文学写作并不是一个坏习惯。

  赵长天并不否认一部分人写作完全是出于表达的需要,同时他也肯定有学生写作带着功利性。

  '我接到许多学生的来稿,其中带有功利写作的学生还是很多,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他们在信中都诉说了自己窘迫的处境:家境贫寒,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解决自己的上学费用,因此他们在信中都流露出通过写作赚钱的想法。'赵长天说,面对这些孩子的恳求,他很理解他们的处境以及通过写作赚钱的愿望,但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因此他呼吁中学生不要因为醉迷于写作而影响了学业,影响了考试升学,就得不偿失了。对于学生来讲,现在的重点应该是升学就业。

  这些学生之所以有这些功利想法,赵长天分析说,韩寒、郭敬明的成功不但成名了,而且还能获得巨额利润,像郭敬明还上了福布斯排行榜,因此他们中间有些人就把写作作为一种奋斗的目标,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韩寒、郭敬明的成功只是很个别的现象。如果大家都希望通过写作能找到一条出路,并寄托自己很大希望的话,到头来是会失望的。有的学生在信中流露出很明显的功利情绪。

  在给自己的来稿中,赵长天说它们大多数离发表很远,变成一个畅销作家是很难的。赵长天提醒这些学生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写作成名上,如果把文学表达作为一种乐趣,这无可厚非,但如果把写作当作自己成名的捷径,就大错特错了。这对人的全面发展很不利。

  张闳解释,文学是一种艰难的事业。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是终生的追求。小说尤其如此。小说写作需要对语言艺术的艰难磨砺,需要丰富的生存经验,需要对世界的强大洞察力和形式上的原创力。音乐、舞蹈、歌唱等艺术尚且有少年天才可以期待,小说艺术从来就不是这样。这并不是说中学生就不可以写作,而是说,这种普遍的写作低龄化现象,显然是畸形的和不健康的。中学生尽可以写作,但无非是他们的课程作文的某种代偿而已,跟文学关系不大。今天的这种畸形现象,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一是学校文学教育的陈腐,少年人没有受到良好的和完整的文学教育,以致他们想当然地把一些不像高考作文的文章就当作文学。二是成年人的不良影响。成年人,包括少年人的家长们,长期向少年人灌输通过投机取巧而快速名利双收的思想,这在根本上扭曲了少年人的心灵,也与文学的美好愿望背道而驰。三是文化市场和书商的恶意炒作。书商出于盈利目的,需要不断地炒概念,低龄写手是一个数量庞大而又廉价的文学劳动力群体,大多数低龄写手实际上是在文学市场被贩卖的'文学童工'。等新一拨更低龄的写手出现时,他们将被抛弃。

为您推荐

过年读后感-《过年/萌芽书系》书评

想评论那多,卫斯理是绕不开的。读那多的时候,脑子里纷纷冒出关于卫斯理的种种念头。无疑卫斯理深深地影响了那多,但也就仅此而已。那多是那多,卫斯理是卫斯理。    那多手记吸引我的首先是他的行文:干净..

谢迪南:如何看待校园写作发烧-《萌芽》书评

  据媒体报道,湖北汉口一位姓张的母亲无意间在女儿小戚的房间里发现了一个笔记本,她好奇地打开一看,发现里面记载的是女儿洋洋洒洒数十页编写的一个'荒唐'故事,其中不少是少男少女'谈情说爱'的片断。..

玛格丽特·杜拉斯感受异样-《玛格丽特·杜拉斯作品系列——写作》书评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天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 杜..

你会写英语商务报告吗?-《英语商务报告写作》书评

写作的四大动机,也可作为阅读的四大动机-《我为什么要写作》书评

  一本董乐山先生译的奥威尔的随笔集(奥威尔称为散文,也就是英语国家通用的有别于小说诗歌的Essay),这里收集了近20篇奥威尔于不同时期发表在不同杂志上的随笔,反映了他的童年生活,工作经历,革命经历,以及..

《现代应用文写作》读后感-《现代应用文写作》书评

  应用文写作在现代工作与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讲究礼仪的现代社会,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一般的工作岗位上,都要求在一定的约定俗成的规则下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一本《现代应用文写作》是从基本的应用..

《现代应用文写作 》书评-《现代应用文写作 》书评

  现代应用文写作 作者:杨少平 编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9-01 大学一年级时拜读过这本书,作者杨少平是我的老师,我对他的写作风格有所了解。读过这一本书后,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