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品水浒》之品人篇1:武松是个什么人?-《品水浒》书评



1. 武松是个什么人?

  
  一部《水浒》,最出风头的人物,就是武松。他在《水浒传》中所占篇幅巨大'在评书中还有所谓的'武十回',把武松渲染、包装成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明末清初的评水浒老前辈金圣叹①先生按高低上下四个等级, 品评了三十个水浒人物,其中第一个'上上级人物',就是武松(下面依次是鲁达、李逵、林冲、吴用、花荣、阮小七、杨志、关胜'三十个人中,并没有宋江,可见金圣叹对宋江的评价不高)。尽管武松可能是'太行山梁山泊'的'三十六人'之一,但是至少在南宋的一百五十多年中,还是默默无闻的。因为南宋末年编辑的《大宋宣和遗事》中,'三十六人'的名单中虽然有'行者武松'的名号,但是却没有他的任何事迹。连鲁智深也只有'那时有僧人鲁智深反叛,亦来投奔宋江'这十几个字;而武松除了名单上有个名号之外,更没有任何事迹,连何时上山都没有记载。这实在是一件无法解释也意想不到的事情。一直到了元朝,才有《武行者》的戏曲剧目。估计'武松打虎'等故事,就是在元朝逐渐形成的。

  有戏曲、评书的渲染,武松在老百姓中的知名度最高。一个没有上过学的农村老太太,她可能不知道李白、杜甫、苏东坡,也可能不知道省委书记是谁,却可能知道武松是景阳冈上打虎的英雄。

  正确地说,其实武松就是因为'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危害乡民的猛虎而成为英雄的。至于他后来为哥哥报仇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在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在孟州杀了张都监一家十五口等等,算不算英雄行为,那可就有不同的看法了。

  为什么打虎算是英雄。英雄可以分为许多种,有保卫祖国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有勇拦惊马避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人民英雄如刘英俊,有舍身炸碉堡的战斗英雄如董存瑞,更有许多见义勇为救人生命财产的无名英雄。那么,打老虎算是什么英雄呢?说他是勇士不行么?当然也可以。但又有些不同。比如斗牛士,可以算是勇士,但不能算英雄,因为他只是勇敢,甚至残忍,却没有为他人作出贡献。老虎在古代不是被保护动物,数量可能还不少,它是要吃人的,要危害百姓生命的。所以当时的打虎行为,属于'为民除害'范畴,是给百姓做了一件大大的好事。如果是一般的猎户用刀枪弓箭射杀老虎,那就不稀奇了。'猎虎'这样的事情,在当时可能很多,许多猎户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武松能够'赤手空拳'地打死一只危害百姓的猛虎,所以才说他是英雄。相对而言,《水浒传》中还写了李逵用刀砍死大小四只老虎,解珍、解宝也曾用窝弓药箭射死一只大老虎,书中都没有大事渲染说他们是'打虎英雄'。'独独这个武松,因为景阳冈上多次发生过老虎吃人的事件,众猎户无法捕捉,他武松却'赤手空拳'地把这只大老虎打死了,所以就成为英雄了。这和特定的时间、地点都有关系。

  好汉和英雄的区别。好汉和英雄,当然是有区别的。《水浒传》一百单八将,通常人们都称为'一百零八条好汉',没人说他们个个都是英雄。几年前,北京语言大学的周思源教授就说过'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至少有49人不是好汉'这样的话。从话茬儿看,他就没弄明白好汉和英雄的区别。

  那么好汉和英雄应该怎么定义呢?咱们不妨先来查一查字典。

  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词条解释:

  好汉'是勇敢坚强的男子。

  豪杰'是才能出众的人。

  英雄'1.才能勇武过人的人。
  
  2.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
令人钦敬的人。
  3.具有英雄品质的人。

  这样的解释,虽然'权威',却不严谨。

  第一,好汉'是勇敢坚强的男子',就有所不妥。大家都知道,梁山泊一百零八条好汉,分明包括扈三娘、顾大嫂、孙二娘这三个女头领;好汉必须是'男子'之说,是不是不妥?
第二,豪杰'是才能出众的人'。'才能'这个东西,是无法'量化'的。'出众',也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词语。一个人,生意做得好,唱歌唱得好,都可以说是'才能出众',但是这些人似乎都不能称为'豪杰'。

  字典上对'英雄'的定义,是'才能勇武过人的人'。实际上就是'好汉'加'豪杰';而英雄绝不是好汉加豪杰。好汉似乎是一个中性词,并没有是非善恶的限制的。一个被拉到刑场杀头的强盗,往往都要大喊一声:'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可见好汉的主要定义是'勇武',此外还要有'好汉做事好汉当'的气概;而豪杰往往要求有正义感。一个强盗可以自称是好汉,但不可能自称是豪杰。

  我给'英雄'的定位,是用武力对国家、民族、人民做出贡献。其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是'行善',而不是'作恶';是维护'正气'而不是助长'邪气'。

  '英雄'应该和军事、武力或冒险行为如探险、航天等有关(前苏联的'母亲英雄',以生孩子多取胜,可以说是例外;似乎可以解释为本民族的壮大作出贡献),但不一定本人就是武功盖世。所以武艺高强的岳飞是民族英雄,文质彬彬的文天祥也是民族英雄;李白、杜甫虽然'才能出众',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好诗来,却不能算是英雄,连豪杰也不是。

  '好汉'的定义比较模糊,一般只指某人办事敢作敢为敢当,所谓'好汉做事好汉当',不连累别人,档次比英雄要低得多。所以杀了人的杀人犯,作案以后能自首的,也被称为'好汉',但不一定是英雄。更主要的一条,英雄的所作所为,前提是为国家、民族、人民,而不是为自己。思想境界高的,具有爱国心;思想境界低些的,也具有'侠意识';好汉的所作所为,则是为自己或朋友、亲族,思想境界主要是'霸意识'。他们有时候也在'义气'的驱使下为'别人'做事,但是这种'义气',不一定是'正气',很可能是'江湖义气'或'哥儿们义气'。结果很可能是帮助坏人打了好人;或者是帮助这个恶势力打击另一个恶势力。所以'义'也有大义和小义之分。'霸意识'也追求自由幸福,但却往往是以牺牲、剥夺他人的自由幸福来得到的。他们想望自己能够'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却不考虑别人的死活。所以土匪、强盗、杀人犯,往往都称自己是好汉。

  那么,武松算是英雄呢,还是好汉?这要按他一生所办的某件事情来具体分析,不能笼统地下结论。就是山东快书,也是说:'闲言碎语不用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没说武松是英雄!

  下面,我还是拿我上面提到的'英雄三要素':一、善恶是非,包括正气还是邪气、二、为人还是为己、三、'侠意识'还是'霸意识'这样三条标准,来对武松这个人物加以检测和评说。

  武松的青少年时代。《水浒传》中写武松出场,是在柴进的庄上。那时候,他已经是个二十多岁的彪形大汉了。书中没有介绍他的青少年时代,只说他以前在老家清河县酒后打人,自以为把人家打死了,这才逃到柴进庄上躲避的。为什么打人,并没有交代。酒后打人,当然不算是英雄行径,为此潜逃,敢作而不敢当,更连'好汉'也算不上。正因为《水浒传》对武松的青少年时代缺少铺垫,所以后人说书,都有各种不同的发挥或补充。王丽堂的扬州评话第一回,说他在家乡打死了一个恶霸,所以逃到柴进的庄上躲避,但也没有详细交代打死的是什么恶霸;直到第十回武松去二龙山投靠鲁智深,才说是当年清河县大旱,武松带领饥民吃大户,打死的是大户家阻挡饥民抢粮食的狗腿子(分明受到'阶级斗争'学说的影响,尽量美化武松,也就是美化农民阶级);高元钧的山东快书,还专门用了一回的篇幅(俗称《武松赶庙》),细说他打虎以前的经历:少年时代在少林寺学武,学成以后回家,在东岳庙庙会上遇见恶霸'李家五虎'强抢民女,他打抱不平,出手相救,打死了李家五虎,这才逃到柴进庄上来躲避的。这样一铺垫,就突出武松打虎以前就是个英雄,脑子里有'侠意识',具有豪杰仗义的性格了。

  经过补充铺垫的武松,应该是一个具有'侠意识'的血性青年。

  什么叫'侠意识'?'侠意识'的中心思想,就是不顾国家法律和习惯理念,只认'平'与'不平'。'这里的'平',有'公平合理'的意思;'理'指的是'天理人情'。因此,举凡抢劫、强奸、仗势欺人、无故杀人等等,都是'不平'之事。'大侠'们遇到了这种'不平之事,下面的文章,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大打出手,为民除害,甚至可以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了。

  ① 金圣叹(1608-1661)'文学批评家,明末清初江苏吴县人,本名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曾于明崇祯年间批改《水浒》,删去七十一回以后受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并每回写有以颂扬施耐庵文笔为主的评论。清顺治十八年,因联合士子向巡抚方国治检举当地官员吴县县令贪污,受到官官相护的陷害打击,以莫须有的'叛乱'罪被处死。解放后,也曾被'无产阶级文艺家'定性为'反动的封建地主阶级卫道士';现在已经没有人这样说了。




为您推荐

宗庆后的民营变身-《宗庆后与娃哈哈:一个中国著名企业的深度研究》书评

'宗庆后强调, 2000年前,娃哈哈100%算是国有的。'国家其实一分钱都没投。'   在2000年的改制中,宗及员工从政府手中买回了娃哈哈集团55%的股份,娃哈哈实现'全员持股'。其中,宗庆后占股30%,高级管理层5%,员..

适度的混乱才是明智之举-《完美的混乱——我混乱,我高效》书评

  整洁有序才是成功的关键吗?适度的混乱才是明智之举。整洁和有序带来的优势反倒增加了实际成本,而且,这些看起来的'优势'往往是一种错觉。适度无序的人、制度或系统往往被证明是更高效、更具适应力和..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书评

  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人性的优点-《人性的优点》书评

历史是一种精神-《鉴真传法东渡记》书评

历史是一种精神 '读余大庆《鉴真传法东渡记》 '李建明'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一种情操。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令人振奋的不是那些刀枪剑戟的厮杀,也不是英雄豪杰马革裹尸的悲壮,而是..

我心中的简爱-《简·爱》书评

' 我心中的简爱 '作者:刘咏梅(lym8913@163.com) 英国作家夏洛蒂 勃朗特的《简爱》我看过不只十遍。《简爱》的电影配音我也听过不少次。每听一次,都要感动一次。特别是那段最经典的对白,当简爱回..

学会重点做好关键之事-《80/20法则》书评

人们总是容易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拖拖拉拉,不幸的是,大多数人拖延不做的正是那最重要、最有价值的10%或20%的工作,也就是那些'举足轻重的少数事情'。相反,他们终日为80%毫无价值的事情而忙碌,为'无足轻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