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林语堂的译功为什么如此了得?'语堂体'脍炙人口的文化密码又到底何在?为此,我们翻开林语堂的这本《左手孔子,右手老子》,或许会有不少别样的收获。
据说,《论语》有许多英译本,但林语堂的做法与众不同。他将其分门别类地重编了一下,小题目有:孔子的感情生活;孔子的谈话风格;孔子论君子和小人;孔子论政治、教育等等,另有几篇介绍孔子的身世,摘译《礼记》的《中庸》、《大学》和《孟子》的有关篇章,就成为一本合乎逻辑、有头有尾、可读性很强的书,使西方读者得到一个概念,知道孔子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儒家的学说几千年来是怎样深入中国人的心的。
而下篇则是林语堂对于老子《道德经》的解读。林氏学识渊博,国学底子深厚,对道家哲学颇有研究,这使他能够透彻准确地理解原文,这就为其忠实地传递原文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他地道的英文与其坚持的'传神'的翻译标准使他的译文能够行云流水、明白晓畅。总之,林氏这本书是他的翻译理论的一次成功实践。虽然,此书现在是将英文翻回成中文,已经有'回锅肉'之嫌,但其实践的光辉还是遮掩不住的。比如,在《老子》篇第二十章'天与我'里,他把'唯之与阿'翻译成'愤怒的应声'是',愤怒的应声'哼';在《老子》篇第二十四章'余食赘行里'里,他把'企者不立'翻译成'凡翘起脚尖想要出人头地的人,反站立不稳';在《老子》篇第二十九章'戒干涉'里把'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翻译成'有前行的,有后随的,有嘘寒的,有吹暖的'。这种译法建立在对语言的深切体味和对心理的细致分析的基础上的,所以,书读起来相当的传神、有美感,而且有一种身体的敏感部位被触碰的感觉。难怪译界普遍认为,林语堂是在中国译学史上第一个最明确地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的'学理剖析'的基础的人,诚哉斯言!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