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纽尔'卡斯特在1999年写道:'网络社会'并不是即将出现的一种社会结构,而是唯一的社会结构!'--没有意识到网络正在大规模地吸引年轻的'网络移民'和更年轻的'网络原住民'、并马上投身到网络中的人,将成为这个世界的'网络贫民'。
1990年代的社会与政治趋势,还是围绕着传统认同来建构社会行动与政治,不论这些论同是根植于历史(比如'同文同种')和地理(比如'民族'),还是基于对意义和精神的狂热追寻。而21世纪的信息化社会在历史上迈开的最初几步,却是将'认同'(Identity)作为首要的社会组织原则。也就是说,社会行动者自我辩认、和建构意义的过程,它主要是奠基于既定的(也可能只是一个小众群体的)文化属性,而排除了其他更广泛的社会结构参照点。
阿兰'图雷纳走得更远,他主张'在后工业社会,文化服务已经取代了物质财富在生产核心里的地位,捍卫主体的人格和文化,以对抗组织和市场的逻辑,取代了以前的意识形态。'
在文化认同这件事情上,这个新世界似乎有了一种排斥'排斥者'的事实逻辑,一种重新界定价值与意义判断的逻辑'在这个新世界里,网络文盲、无消费能力群体、和通信低度发展区域的空间将越来越狭小。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