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明政治家,官居首辅,辅弼神宗,前后当政十年。在居首辅前,经历了严嵩和徐阶两派的政治斗争,虽然最终徐阶赢了,但在他执政期间,明朝的情况并未好转,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比较妥协,也许是多年的宦海沉浮使他谨慎有余,但魄力不足.张成为内阁首辅后,也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间:在军政败坏、财政凋敝、北方鞑靼攻掠的变乱时代,他推行'考成法'及'一条编法',裁汰冗员,加强边防,浚治黄淮,一系列改革措施卓有成效。
一条鞭法的施行,改变了当时极端混乱、严重不均的赋役制度。它减轻了农民的不合理赋役负担,限制了胥吏的舞弊,特别是取消了苛重的力差,使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张居正上疏实行'考成法',明确职责。他以六科控制六部,再以内阁控制六科。对于要办的事,从内阁到六科,从六科都到衙门,层层考试,做到心中有数。改变了以往'上之督之者虽谆谆,而下之听之者恒藐藐'的拖拉现象。考成法的实行,提高了各级部门的办事效率,而且明确责任,赏罚分明,从而使朝廷发布的政令'虽万里外,朝而而夕奉行'.为两法的实行所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注重开源节流,他认为:'古之理财者,汰浮溢而不骛入,节漏费而不开利源'.他的改革比较的成功,在短期内达到富国强兵和积蓄财力,清明政治的目的.
万历十五年记载,他极力推崇节俭,连皇宫置办什么都要经过他的首肯,即使不在,皇帝也要六百里加急咨询他的意见.本书叙述了在张居正的父亲逝世的时候,按照当时的道德观念在职官员必须回家守孝三年,以表忠孝两心,但作为首辅的他比较踌躇,年轻的万历皇帝也离不开他,如果不守孝则会遭到文官集团的反对(录用的文官全是学习四书的文人,由朱熹注,也许这是宋朝与明朝的内在连续),而如果守孝三年,那么有可能会失去权位,对于贪恋权位以实现治国平天下抱负的他显然是不愿意的,于是他以退为进,最终协调为三个月,回家出行的路上,队伍比万历皇帝还威武,在这三个月里政事仍然有他操作,由此可见他所推行的改革措施是相当脆弱的和不完善的,就是在这次事件后,从此埋下了他死后清算的伏笔.
张居正的执政必然会影响到皇帝的威信(张曾是万历皇帝早年的老师,并因此和冯保捆绑,他们以默契在一起逐渐的掌握内宫和朝野政治),他想学习伊尹放太甲而后立和周公旦对待成王的方式来对待万历皇帝,伴随着万历皇帝的成长,思想的成熟导致对张的排斥,对万历皇帝的控制越来越不在张的掌握中,因此冲突发生了,万历皇帝开始疏远张,受改革危害的文官凭借着灵敏的政治嗅觉与皇帝站到一起,这是就是张与冯保再次联合也难以改变局面,张居正仕途的坎坷影响到改革的推行,最终申时行取而代之,申属于老好人那种,因此改革也渐渐的被颠覆.
张居正开辟了明朝中兴时代,但明朝建朝之初的制度设计的缺陷,象重症一样很难在康复.中兴时期,张居正十年新政,其重点在于改变文官机构的作风,加强行政效率。他的激进改革不过是局部的整顿,而非体制的变革。为了贯彻其意图往往利用私人和私人信函间接进行,不合理的制度和税收常例积弊难消,他所带来的空前压力为全部文官终身难忘.
如果结合着熊召政先生的<<张居正>>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和陈宝国主演的电视剧<<大明王朝>>,更能体会张居正所给我们带来的喜怒哀乐.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